原標題:2018年底前消除黑臭水體
本報記者 方芳 實習記者 高枝
7月22日,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上,副市長林克慶代表市政府向人大報告“加快管網建設,解決污水直排問題”議案辦理和管網建設專項工作情況。本市未來三年將新建再生水廠27座,解決至少760個村莊污水收集處理問題,2018年底前消除全市黑臭水體。
建成區(qū)污水收集全覆蓋
林克慶介紹,本市全面實施了第一個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經過三年努力,本市新增污水管網1400公里,增長18%,全市污水管線達到9400公里,四環(huán)內污水管網基本實現(xiàn)全覆蓋。清河、涼水河城市段等河道基本還清。污水處理能力從2012年的每天398萬立方米提高到672萬立方米,增長70%。
今年本市啟動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確定了六大類76項工程。今后三年,全市將建設管線1081公里,升級改造污水處理廠14座,新建再生水廠27座,新建再生水管線472公里。城市建成區(qū)有望實現(xiàn)污水收集管網全覆蓋、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城鄉(xiāng)結合部、水源保護區(qū)、民俗旅游區(qū)村莊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城市副中心上游16條河道水質還清
報告中提到,本市將對清河流域、壩河流域、通惠河流域、涼水河流域等進行綜合治理,通過治理,2017年底前將基本實現(xiàn)城市副中心上游16條河道水質還清。
針對市人大代表關注的水環(huán)境治理問題,林克慶介紹,將加快解決城鄉(xiāng)結合部重點村莊污水處理問題。2016年計劃解決60個村的污水處理問題,其中,在朝陽小店、金盞鄉(xiāng)共7個村,新建污水收集管線15公里,新建小型污水處理設施4處。同時,建設連通管線,將機場二高速、溫榆河大道污水導入定福莊和高安屯再生水廠處理,現(xiàn)正在加緊開展前期工作,計劃2017年上半年完成建設。
市級排水管網信息平臺下半年上線
本市建設了中心城區(qū)排水管網信息管理平臺,將雨水、污水、再生水管線形成電子地圖,提高運行管理水平。目前正在實施市級排水管網信息化系統(tǒng)建設,計劃今年10月上線運行。
市政府相關部門初步研究制定了《關于進一步精簡優(yōu)化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項目相關服務審批手續(xù)的工作方案》和《北京市農村污水治理項目審批流程辦法》。下一步將盡快啟動《北京市排水和再生水管理條例》立法前期工作。
農村委建議:確保流入城市副中心的河道水質達到Ⅳ類
針對本市水環(huán)境治理、管網建設情況,市人大農村委表示,今年以來,市政府制定《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至5月底,全市水環(huán)境質量有好轉,城區(qū)河道水質改善明顯,清河上中段,涼水河上段清澈見底,水質改善,主要指標基本達到Ⅳ類,群眾較為滿意,通惠河、壩河水質在劣Ⅴ類范圍內也有較大改善,管網建設初見成效。
不過,市人大農村委認為,在水環(huán)境質量、管網覆蓋、利用市場機制等方面,與城市定位、群眾期盼和社會愿望仍有差距。河水流出城市段后,截污不徹底、黑臭支流未治理,污水直排量仍不小。中心城管網仍有近四分之一需求缺口,城鄉(xiāng)結合部和新城管網覆蓋率僅為33%和60%。
為此,市人大農村委建議,要嚴格落實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重點限期解決污水直排、消滅黑臭水體,確保流入城市副中心的河道水質達到Ⅳ類,重點區(qū)域水質達到Ⅲ類水平。
農村委建議:污水未入網 小區(qū)不予供水接入
市人大農村委還建議,改善完善污水管網建設和管理體制。建立供排水聯(lián)動控制污水直排機制,堅持供水、雨水、污水“三網同步”,污水未入網,未建自處理設施、通水驗收不合格的小區(qū)不予供水接入;同時,提高污水處理費征收水平,制定污水處理費返還利用政策和自處理設施監(jiān)管辦法,實現(xiàn)小區(qū)排污設施規(guī)劃建設管理的全程有效銜接
2018年底前消除黑臭水體
2016年07月24日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