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行業(yè)摸爬滾打了10年之后,宣建嵐從一名普通技術工成長為全國聞名的污泥焚燒技術專家、上海市“十大工人發(fā)明家”。作為石洞口污水處理廠污泥干化焚燒車間主任,宣建嵐自2004年從桃浦熱電廠被引進到污泥處理行業(yè)以來,孜孜沉浸于如何將污泥處理得更好的探索之中,成為一名技術革新的能手。
引進
說起城市污水處理的路徑,宣建嵐可謂爛熟于心。當每天產生的成千上萬噸污水,順著地下密密麻麻的管道,進入污水處理廠進行達標處理后,他的工作才剛剛開始。同他打交道的,便是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固體沉淀物質以及從污水表面撇出的浮沫殘渣,統(tǒng)稱為污泥。其含水率高且不易脫水,因有機物含量較高而腐化發(fā)臭,并常常含有寄生蟲卵、細菌和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在一般的污水處理廠,這些污泥通過濃縮和機械脫水,含水率會從99%減至80%左右,隨即外運填埋處理。而在石洞口污水廠,則需要繼續(xù)精細化處理,80%的污泥通過“干化+焚燒”得以徹底清除。
對于污泥的處理處置之道,宣建嵐亦是如數家珍。“目前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傳統(tǒng)的深坑填埋。不但土地資源浪費較大,而且容易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二是堆肥農用。雖有二次利用價值,但由于污泥中的重金屬和有害物質會浸潤于土壤并為作物吸納,有害人體健康,近年來也逐漸被‘拋棄’了;三是污泥焚燒。即將含水率達80%的污泥通過干化或者直接進入焚燒爐焚燒處理,在高溫爐里(850℃的爐溫)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氮氣等無害物質。與其它方法相比,一是能夠使有機物完全燃燒進而分解,同時殺死病原體,環(huán)境污染物排放可控,是最安全的處置方法之一;二是焚燒處理速度快,不需要長期儲存。若能就地焚燒,還省去了長距離運輸的成本,也不受天氣、季節(jié)等條件的限制。”
作為石洞口污水處理廠隸屬的上海城投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共有18家污水處理廠,處理著上海近50%的污水。這些污水處理廠大都只進行污泥的濃縮和機械脫水處理,后續(xù)工序則由石洞口污水廠承擔,進行污泥“干化+焚燒”處理,所;覡a(污泥中的無機物)僅為原來體量的1/10左右,減量化相當徹底。
實際上,石洞口污水處理廠是國內第一家應用干化+焚燒技術的工廠。從德國安德里茨進口的全干化干燥機和國產配套焚燒爐集成工藝于2004年開始試運行。由于是國內首次嘗試,該廠沒有一個相關專家和技術人員,于是將桃浦熱電廠從事污染綜合治理、了解類似工藝的宣建嵐“引”了進來。
調試
石洞口污水處理廠采用的是流化床低溫全干化+鼓泡式流化床焚燒工藝,以導熱油作為熱媒,利用焚燒余熱進行污泥干化,使能源得到循環(huán)利用。作為國內首套引進裝置,宣建嵐面對的是全外文的操作說明和顯示屏。
為了搞清楚各種符號的含義,設備調試期間,宣建嵐幾乎寸步不離地跟在外方專家后面,觀察著、琢磨著、學習著。外方專家休息時,他就看自己貼在墻上以便隨時琢磨的操作說明和圖紙。其時,設備正好出了一次故障,宣建嵐目不轉睛地盯住外方專家如何處理,也暗自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當發(fā)現(xiàn)兩者大致相同時,宣建嵐頓時心里多了些底氣。
調試結束之后,外方專家僅花兩個小時作了簡單的培訓就告撤離了。如何讓進口設備安全、穩(wěn)定、連續(xù)運行?作為焚燒車間主任,宣建嵐感到了莫名的壓力。那段時間,他總是第一個到生產現(xiàn)場,與技術員一起監(jiān)控設備運行;下班后也經常待在辦公室里,針對運行中遇到的數據異常等問題進行分析排摸,擬定解決方案。
運行初期,核心進口設備與輔助國產設備的配合方面問題不斷。面對諸多技術難題,宣建嵐一方面去圖書館翻閱文獻資料,另一方面請教設計院的工程師,并不斷與國產設備廠商溝通,研究技術改進措施。
經過3個月的艱難摸索,難關一個個被攻克了;到2005年1月,整個系統(tǒng)終于完全被打通并實現(xiàn)了穩(wěn)定運行。
優(yōu)化
由于國內污泥的含砂量比設備設計參數要高四五倍,干化過程中設備與配件磨損非常嚴重,維修更換成為家常便飯。“當時污泥處理廠要通過進出口公司采購備件,來回得花3個月到半年時間。而因備件不到貨,一旦出故障就只能停工干等。”
為了提高設備運行時間和效率,宣建嵐開始琢磨國產替代。作為污泥干化系統(tǒng)的主要輔助設備之一,給料分配器的主要作用是對送入干燥爐的濕污泥進行切割、粉碎和拋撒。剛開始運行時,就發(fā)現(xiàn)給料分配器很容易故障,直接影響污泥進料,甚至造成干燥爐內污泥淤結,無法正常生產。通過仔細觀察,宣建嵐發(fā)現(xiàn)問題出在給料分配器的軸封氣源和氣封的位置上,于是他經過一番“手術”,終于徹底解決了這一難題。
干化后的污泥在焚燒前,需要混入一定比例的石灰石,以起到脫硫的作用。原來的石灰添加裝置運行極不穩(wěn)定,石灰倉內經常出現(xiàn)起拱現(xiàn)象,致使污泥與石灰難以均勻混合,焚燒后煙氣排放不能達標。為此,宣建嵐和同事們再次攻關,一方面優(yōu)化添加裝置,另一方面在石灰倉底部安裝破拱裝置,使石灰入爐通道得以暢通,消除了影響煙氣達標排放的不利因素。
污泥焚燒后,產生的飛灰通過機械輸送到儲存灰倉。以前的輸送設備笨重老舊,很容易磨損,一兩個星期就會出次故障,維修強度大、時間長、費用高。宣建嵐和他的同事們找來了浙江大學的教授們一起探討、改進,終于研制開發(fā)成功以氣動力代替機械輸送的新型物料輸送裝置。不但結構簡單、運行穩(wěn)定、維修費用低,最重要的是解決了磨損問題。“現(xiàn)在一年半左右換個部件就行,故障可控。”宣建嵐表示。
就這樣,經過宣建嵐和同事的不斷努力,冷凝換熱器的噴嘴、風機主軸及葉輪、給料分配器滾輪、污泥給料機等設備及部件都實現(xiàn)了國產化,其運行穩(wěn)定性和使用周期甚至超過了原進口產品。尤其是給料分配器,實現(xiàn)了完全國產化。“以每年運行10個月計算(一年二次檢修,每次一個月),過去平均兩個月要更換一次,一年至少要花75萬元;而國產品平均兩個半月更換一次,一年花不了10萬元。”
至目前,宣建嵐和同事們的國產化探索,已累計為企業(yè)節(jié)約采購成本1890萬元,在其所獲得的7項實用新型專利中,僅《一種焚燒飛灰輸灰裝置》一項每年就節(jié)約采購成本90萬元。
宣建嵐所帶領的團隊終于為石洞口污水處理廠實現(xiàn)了國內第一套污泥處置系統(tǒng)的成功應用,填補了國內在此領域的空白,并起到了引領作用。由此,還申請受理了3項發(fā)明專利。
改革
污泥進入干燥機后,通過與干燥機內的導熱油換熱器進行熱交換,會變成含水率低于8%的干顆粒。由于污泥的含砂率高,不可避免會對換熱器密集盤曲的管道產生磨損。而一旦磨損加劇,就有可能發(fā)生導熱油泄漏。
2007年初,宣建嵐和他的同事們第一次“遭遇漏油”事件。由于導熱油盤管位于污泥干燥機內部,其間管道布置密集,空間狹小,無法用肉眼發(fā)現(xiàn)泄漏之處,用了十幾天才能找到漏點,對生產帶來了影響。事后通過總結,在遇到導熱油第二次泄漏時,即采用了土辦法,一兩天就能準確找到漏點。宣建嵐所說的土辦法,就是鉆到干燥機內直接尋找漏點。“身處加熱的下水道,你想想會是什么滋味?”那段日子,宣建嵐幾乎每天都要鉆好幾次。“工作服都會被里面的氣味腐蝕得質地變薄、露出纖維,變成一個個破洞。人出來后,就是洗手八遍還是會有味道的。”
由于干燥機內無法對漏點進行焊接,最初宣建嵐他們采取把有漏點的管子切掉后封住的辦法,解決漏油問題。但此后由于磨損嚴重,這套干化焚燒裝置總計出現(xiàn)47次故障,漏油也越來越頻繁。
如何更好更快找到漏點?一次給自行車補胎時,宣建嵐得到了靈感,壓縮空氣檢漏法能直觀簡單準確地找到漏點。此后,他又通過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新方法,利用膨脹螺絲的原理,自行設計了封堵漏油管的專用螺絲。
為了徹底解決漏油難題,在導熱油盤管整體更換時,宣建嵐和同事們向德方公司提出了三條優(yōu)化建議:將導熱油管的材料由低碳鋼改為低合金鋼(更耐磨),油管壁厚由3毫米增加到了4毫米,將內置換熱器由縱向兩組布置改為左中右三組抽屜式布置。三條建議均被采納。其中第三條建議不但使換熱器實現(xiàn)了分組梯次更換,使維修變得簡單,而且還能“翻身”使用,使用壽命由此提高了50%。
通過各項優(yōu)化和改革,石洞口污泥干化焚燒裝置效率大大提高。運行時間從不足5000小時/年,提高到7000小時/年,綜合效率提升了40%,年累計增加污泥處理量10920噸,成為國內首套連續(xù)、安全運行的系統(tǒng)。
2009年,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宣建嵐和同事們編制了國內首部《城鎮(zhèn)污水污泥流化床干化焚燒技術規(guī)程》,填補了我國污泥處置行業(yè)技術規(guī)程和運行管理方面的空白。該規(guī)程2009年3月起施行,成為國內該行業(yè)的示范標準。
在這個行業(yè)摸爬滾打了10年之后,宣建嵐實現(xiàn)了自我蛻變:從一名普通的學徒工到全國污泥焚燒技術專家;從“小改小革”的技術工到申請多項國家專利的發(fā)明家;從帶領十個人的小班組到成為二十余人的首席技師工作室團隊的領頭人。2013年5月,他被評為上海市第九屆“十大工人發(fā)明家”。
升華
在污泥處理設備不斷優(yōu)化的改革探索中,外方對宣建嵐團隊的“攻堅能力”刮目相看,原先的技術指導者如今變成了技術合作方。
德方設備廠商專門與石洞口污水處理廠簽署合作協(xié)議,將其在中國的設備調試和培訓業(yè)務交給了宣建嵐他們。
先是北京清河污泥干化焚燒項目,接著是白龍港污泥干化項目,從對設備調試階段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整改、消缺、優(yōu)化建議,到運行階段培訓操作人員以及幫助制訂操作規(guī)程和運行方案,宣建嵐團隊的專業(yè)精神、精湛的技藝和良好的服務意識得到了交口稱贊。
而在杭州七格污泥干化焚燒示范項目中,宣建嵐和他的團隊則為污泥干化焚燒實現(xiàn)首個全部國產化奉獻了多年積累的經驗。該項目總設計時,即得到宣建嵐他們所提供的系統(tǒng)優(yōu)化方案和技術咨詢。設備調試期間,針對系統(tǒng)存在的不足,又提出了150條改進建議,全部得到采納,對整個污泥處理行業(yè)起到了積極推進作用。
技術上,宣建嵐精益求精;工作上,他更是無私地將技術經驗傳授給青年員工。“我的工作有兩個,一是技術創(chuàng)新進行設備國產化,二是把小青年帶出來。”目前,以宣建嵐名字命名的首席技師工作室已成為污泥處置行業(yè)技術人員成才的平臺。在這個城投總公司首批命名的“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中,他先后帶教的12名熱力司爐工分別晉升為高級工和技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