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將有償使用
經濟日報北京12月9日訊 記者亢舒報道:近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印發(fā)《關于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實行有償使用制度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地價格、住房城鄉(xiāng)建設主管部門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有償使用制度,形成合理收費機制,調動社會資本投入積極性,促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發(fā)展。
《意見》明確,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各入廊管線單位應向管廊建設運營單位支付管廊有償使用費用。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有償使用費標準原則上應由管廊建設運營單位與入廊管線單位共同協(xié)商確定,并由供需雙方按照市場化原則簽訂協(xié)議,明確付費方式、計費周期、費用標準定期調整機制等事項。供需雙方協(xié)商確定有償使用費標準,不能取得一致意見時,由所在城市人民政府組織價格、住房城鄉(xiāng)建設主管部門等進行協(xié)調。
作者:亢舒來源經濟日報)
兩部委力挺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四主線掘金
受此消息影響,昨日相關地下管廊概念股表現可圈可點,其中,滄州明珠、國統(tǒng)股份、納川股份、偉星新材、永高股份、青龍管業(yè)等個股均實現上漲,漲幅分別為4.25%、3.48%、1.63%、0.52%、0.32%、0.31%。
資金流向方面,據《證券日報》記者統(tǒng)計,昨日,滄州明珠、國統(tǒng)股份、納川股份、顧地科技、青龍管業(yè)、偉星新材等地下管廊概念股受到大單資金青睞,大單資金凈流入額分別為,6067.44萬元、1439.11萬元、828.01萬元、765.16萬元、531.63萬元、342.89萬元,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9974.24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全國城市工作會議即將召開,分析人士指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消費需求的“倍增器”,也是投資需求的“加速器”,是促進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深化改革的綜合平臺,有望成為會議的核心內容。
實際上,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重要項目,城市綜合管廊工程逐漸被重視。業(yè)內保守估算,城市綜合管廊工程將拉動超萬億元的投資,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海綿城市建設,將有效推進新型城鎮(zhèn)化,與全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相輔相成。業(yè)內普遍認為,綜合管廊建設受益標的有望迎來新一輪戰(zhàn)略建倉機會。
從投資布局角度看,民生證券建議以管廊建設工程規(guī)劃為線索,從工程設計、廊體建設、管線安裝及附屬工程四大方面深掘投資機會。主線一:管廊設計重點關注參與市政項目的工程設計企業(yè),受益標的蘇交科、上海建工、藍英裝備、中國鐵建等。主線二:廊體建設給基建行業(yè)帶來利好,受益股包括隧道股份、中國中鐵、三壘股份、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主線三:廊內管線布設提高管材市場需求,受益股包括納川股份、新興鑄管、偉星新材等。主線四:管廊管理智能化為信息化產業(yè)帶來長期成長空間,受益標的有梅安森、數字政通等。
而興業(yè)證券則更多的從建筑工程角度出發(fā),認為三類標的有望受益于地下綜合管廊主題,1。在地下管廊工程設計、咨詢方面具有較強實力的龍頭企業(yè)有望最先受益:推薦蘇交科(交通工程設計咨詢實力行業(yè)領先+子公司廈門市政院地下管廊建設能力突出)、設計股份;2。地下工程施工能力突出的企業(yè):推薦隧道股份(隧道施工業(yè)務經驗豐富+盾構業(yè)務實力強+國企改革)、宏潤建設(地下業(yè)務占比超50%+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經驗豐富);3。工程施工建設、投融資能力等綜合實力領先的建筑央企,其所屬部分子公司在地下管廊建設領域具有較強的實力:推薦中國交建、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中冶、中國建筑。
山東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2020年底前建800公里
2015-12-10 13 來源: 大眾網 責任編輯:郭天舒為了解決反復開挖路面的“馬路拉鏈”問題,日前,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fā)《關于貫徹國辦發(fā)〔2015〕61號文件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計劃到2020年年底,全省建成標準地下綜合管廊長度力爭達到800公里以上;鞠饕值乐┲刖W式架空線,使城市地面景觀明顯好轉。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設電力、通信、廣電、給排水、熱力、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這不僅可以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還極大方便了電力等市政設施的維護和檢修。此外,該系統(tǒng)還具有一定的防震減災作用。如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期間,神戶市內大量房屋倒塌、道路被毀,但當地地下綜合管廊卻大多完好無損,這大大減輕了震后救災和重建工作的難度。
此次《意見》的印發(fā),標志著山東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時間表的出爐。按照各市綜合經濟實力和城市規(guī)模,“十三五”期間,濟南市和青島市分別建成60公里以上,淄博、煙臺、濰坊、濟寧、臨沂等市分別建成40公里以上,棗莊、東營、泰安、威海、日照、萊蕪、德州、聊城、濱州、菏澤等市分別建成30公里以上,逐步提高城市道路配建地下綜合管廊的比例。
對于設區(qū)城市,《意見》要求,應在2016年6月底前、其他城市和有條件的縣城應在2016年年底前,編制完成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guī)劃。城市政府需確定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工作的具體目標,明確建設任務、時間節(jié)點和責任單位。從2016年起將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納入山東省新型城鎮(zhèn)化工作考核。
地下綜合管廊的耐用性如何?又有什么其他標準?《意見》還提到,今后應根據100年的設計使用年限和環(huán)境類別進行耐久性設計,按照城市生命線工程抗震減災的要求,達到乙類建筑物的抗震設計和建設標準。已建有地下綜合管廊的區(qū)域,區(qū)域內的所有管線必須入廊,不得再另行安排管廊以外的管線位置。
因地制宜統(tǒng)籌安排 未來5年濟南將建60公里地下綜合管廊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就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印發(fā)相關實施意見。記者了解到,在“十三五”期間,濟南市將建成60公里以上的地下綜合管廊。此外,城市新區(qū)、各類園區(qū)、成片開發(fā)區(qū)域的新建道路要根據功能要求,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年底,全省建成標準地下綜合管廊長度將力爭達到800公里以上,逐步提高城市道路配建地下綜合管廊的比例。此外,城市新區(qū)、各類園區(qū)、成片開發(fā)區(qū)域的新建道路要根據功能要求,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老城區(qū)要結合地下空間開發(fā)、舊城改造、棚戶區(qū)改造等,因地制宜、統(tǒng)籌安排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山東已建222公里地下管廊 未來所有管線必須入“廊”
大眾網濟南8月12日訊(記者 王宗陽)8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正式公布,在全國推動“地下工作”建設。今天大眾網記者從山東省住建廳獲悉,山東的計劃是到2020年全省要建800公里地下管廊,但目前只完成222.89公里,進度相對緩慢。
山東普查管線總長度超17萬公里
大眾網記者從山東省住建廳了解到,目前全省17個設區(qū)城市中,濟南、棗莊正在普查,其余15個市均已完成普查,并建立綜合信息管理系統(tǒng)。縣級市中,即墨等13個市完成地下管線普查,占總數的46.4%。平陰等12個縣城完成地下管線普查,占總數的20.7%。各地地下管線普查范圍覆蓋面積廣,涉及建成區(qū)的所有區(qū)域,普查管線種類全,包括供水、排水、燃氣、熱力等管線,已普查管線總長度約170569.8公里。
目前,全省有11個
城市建有或正在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已建成222.89公里,距離“2020年山東要建800公里地下管廊”的目標還比較大。
今年底前建成300公里地下管廊
按照省政府要求,到2015年底山東力爭建設地下綜合管廊達300公里。但目前不少項目還未開工建設,加上一些地下管廊安全隱患整改難,耽誤了進度。
按照要求,2015年度山東必須完成普查并建立綜合信息管理系統(tǒng)這一目標不能改變,目前高密、章丘兩市計劃在2016年完成普查和綜合信息系統(tǒng)建設,進度不符合省政府要求,需要調整工作計劃,加快工作進度。棲霞、海陽、諸城、安丘、臨清目前沒有制定普查方案,煙臺、濰坊、聊城市地下管線牽頭管理部門要加強工作指導和督查。
以后管線必須入“廊”,否則不予審批
地下綜合管廊,在“節(jié)地型城市”上優(yōu)勢明顯。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今年起城市新區(qū)、各類園區(qū)、成片開發(fā)區(qū)域的新建道路要根據功能需求,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老城區(qū)要結合舊城更新、道路改造、河道治理、地下空間開發(fā)等,因地制宜、統(tǒng)籌安排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嚴格管理,《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城市規(guī)劃區(qū)范圍內的各類管線原則上應敷設于地下空間。已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的區(qū)域,該區(qū)域內的所有管線必須入廊。在地下綜合管廊以外的位置新建管線的,規(guī)劃、建設、市政道路部門均不予許可審批,既有管線應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有序遷移至地下綜合管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