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50年代,我國提出了“南水北調”,借長江水到北方緩解干旱。而今這已經成為了現(xiàn)實,滾滾長江水東流入海已不是唯一的目的地,沿途的上游、中游、下游對應的南水北調西、中、東三條線路在如火如荼建設中。
據悉,根據國務院批準的《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guī)劃》,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分三期實施。一期工程山東境內規(guī)劃為南北、東西兩條輸水干線,全長1191公里,其中南北干線長487公里,東西干線長704公里,在我省形成“T”字型輸水大動脈和現(xiàn)代水網大骨架,可實現(xiàn)長江水、黃河水、淮河水和山東當?shù)厮穆?lián)合調度、優(yōu)化配置。
一期工程首先調水到山東半島和魯北地區(qū),有效緩解該地區(qū)最為緊張的城鄉(xiāng)缺水問題,并為向河北、天津應急供水創(chuàng)造條件。一期工程實施涉及山東省15個市(不含日照、萊蕪),供水區(qū)涉及13個市(不含泰安、日照、萊蕪、臨沂)68個縣(市、區(qū))。一期工程竣工后,山東省每年可調引長江水15億立方米。
青島市水利局方面曾表示,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將青島市納入供水范圍,擬向青島市年供水1.46億立方米,日可供水40萬立方米,將很大程度上緩解青島市水資源緊張的局面。青島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分為兩部分內容,一是棘洪灘水庫向黃島引水復線工程,主要包括37公里引水管線鋪裝和泵站建設;二是平度新河水庫供水工程,主要包括新建新河水庫工程、11.4公里引水輸水管線工程和泵站建設工程。
南水北調 將青島市納入供水范圍
時間:2013-12-09 11:01來源:青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