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性質對污泥水解酸化效果的影響
|
Abstract:
采用3組構造一致的完全混合流態(tài)水解酸化反應器,分別以同等濃度的絮凝污泥、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作為底物污泥,在溫度35℃,初始pH=10的反應條件下,研究污泥性質的差異對污泥水解酸化產物及產率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與初沉污泥、剩余污泥相比,絮凝污泥更易水解產酸發(fā)酵,至第9天水解產SCOD達到最大值2713.2mg/L,第7天酸化產VFAs達到峰值1392.7mg/L。3種污泥酸化產VFAs的主要組分均為乙酸和丙酸,但絮凝污泥VFAs組分中乙酸、丙酸這種優(yōu)勢更加明顯,其所占比例分別高達48.9%和27.2%。此外,3種污泥水解酸化產碳源的同時均伴隨著氮、磷元素的釋放,整體而言,絮凝污泥產酸發(fā)酵中氮、磷元素的釋放量及釋放率均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