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將重點完成100個海綿項目 海綿城市在杭鋪開
浙江之江水泥廠工業(yè)遺址公園效果圖。
全市海綿城市建設,又有了新進展。
昨日,從市建委獲悉,今年全市海綿城市建設將完成100個重點海綿項目,并且將在全工程項目領域、杭州全市域范圍內鋪開海綿城市建設。
“我們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絕不僅僅是在某個區(qū)域內實施海綿技術,也絕不是要把城市刨個底朝天,把杭州市變成大工地。”市海綿辦相關負責人解釋,“我們的思路是,堅持低影響開發(fā)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結合‘五水共治’、城中村改造、河道綜保工程、地塊開發(fā)、管廊和地下空間開發(fā)等所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建筑、小區(qū)、道路、公園、河道綠帶等各個領域項目中推廣海綿技術。”
以丁橋北城公園為例,海綿城市建設將與丁蘭智慧小鎮(zhèn)相結合,展現(xiàn)半山地區(qū)獨特“桃文化”的主題公園,占地面積約47100平方米,相當于有6個半足球場大小,計劃今年下半年開工,2019年底前基本完工。
“最初,該公園的項目設計方案并沒有融入海綿技術要求,市海綿辦嚴把審批關,與該項目實施主體市交投集團共同努力,最終錦上添花地將海綿技術融入公園項目中。”市海綿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調整后的北城公園項目設計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95%,各功能區(qū)塊都將采用傳輸型植草溝、雨水花園、透水鋪裝等海綿技術,同時還設置200立方的雨水調蓄池,調蓄水經處理后將用于公園日常綠化養(yǎng)護及景觀噴泉補水等,打造更環(huán)保、生態(tài)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海綿”生態(tài)公園。
浙江之江水泥廠工業(yè)遺址公園也將應用海綿技術。據悉,這是濱江區(qū)乃至杭州市首個結合工業(yè)建筑改造,運用系統(tǒng)化全園覆蓋式的排水以及生態(tài)綠地手法打造的新型海綿公園。“公園主要采用了下凹式綠地、生態(tài)植草溝、綠色屋頂、透水鋪裝以及雨水收集回用系統(tǒng)等措施,同時構建包括排水蓄水設施、排水分區(qū)、匯水分區(qū)在內的完整‘海綿體系’,預計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可達89%,使公園在適應環(huán)境變化、應對雨水沖擊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海綿彈性’。”濱江區(qū)智慧新天地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該公園正在施工階段,預計將于今年年底前建成。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海綿城市建設將首次跨出主城區(qū),在杭州全市域范圍內鋪開海綿建設。
“2017年以前,杭州海綿城市建設主要集中在主城區(qū)。今年起,海綿城市建設的‘腳步’將首次跨出主城區(qū)”,市海綿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海綿城市建設延伸到臨安這個新的第十區(qū)的同時,桐廬、建德、淳安也納入了杭州市海綿城市建設統(tǒng)籌范圍內,進一步完善了海綿城市建設全域管控體系,共同在杭州13個“區(qū)、縣、市”全域推開海綿城市建設。
據了解,今年,桐廬的東興路、淳安的珍珠北路、建德的新電路和白沙路,這些道路建設項目中也融入了海綿技術,邁出各地海綿城市建設的“第一步”。杭州市海綿辦同時表示,將繼續(xù)為起步較晚的縣市提供技術指導與服務,保障在13個“區(qū)、縣、市”全域化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海綿城市建設“腳步”首次跨出主城區(qū)
今年杭州將有100個“海綿寶寶”落地 它們藏在哪里?
之江水泥廠工業(yè)遺址公園
商報訊 (通訊員 杭建宣 記者 范昱)每到雨季、汛期來臨,海綿城市就成為市民關注并熱議的話題。關于杭州海綿城市建設,相信市民已經聽說過不少典型案例,如云棲小鎮(zhèn)國際會展中心二期、未來科技城、蕭山新塘高鐵公園、春森儷灣小區(qū)等。
那么,今年杭州又有多少個“海綿寶寶”即將落地,老百姓家門口的哪些項目又將搖身一變增添 “海綿”功能呢?
昨天,記者從市建委了解到,今年杭州將在全工程項目領域、全市域范圍內鋪開海綿城市建設,目標是完成100個重點海綿項目。
濱江今年底新添一個水泥廠工業(yè)遺址公園
今年要完成的100個重點海綿項目,有哪些是與市民生活品質息息相關的?濱江區(qū)的浙江之江水泥廠工業(yè)遺址公園算是一個。
公園位于濱江區(qū)浦沿單元聞濤路兩側、新生路以南,由原之江水泥廠部分遺存建筑改建。今年4月初,公園開工建設,建成后總占地面積達10386平方米。它也將成為濱江區(qū)乃至杭州市首個結合工業(yè)建筑改造,運用系統(tǒng)化全園覆蓋式的排水以及生態(tài)綠地手法打造的新型海綿公園。
建設方濱江區(qū)智慧新天地建設指揮部介紹,未來公園內將構建一套完整的“海綿體系”,包括排水蓄水設施、排水分區(qū)、匯水分區(qū)。同時,公園里還將設置下凹式綠地、生態(tài)植草溝、綠色屋頂,并通過透水鋪裝以及雨水收集回用系統(tǒng)等應對雨水沖擊。
根據計劃,公園將于今年年底前建成。屆時,周邊市民又將多一個休閑好去處,還可以在這里回顧一下傳統(tǒng)產業(yè)記憶。
另外,計劃今年下半年開工的丁蘭北城公園也將植入海綿技術,如運用傳輸型植草溝、雨水花園、透水鋪裝等海綿技術,讓雨水更好地滲透下去。不僅如此,北城公園還是個以“桃文化”為主題的公園,占地面積約47100平方米,相當于6個半足球場那么大。待2019年建成后,丁蘭市民就可以去耍啦!
小區(qū)、道路等各領域項目中融入海綿技術
“我們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絕不僅僅是在某個區(qū)域內實施海綿,也絕不是要把城市刨個底朝天,把杭州市變成大工地。”市海綿辦相關負責人史宇光解釋道,杭州將結合“五水共治”、城中村改造、河道綜保工程、地塊開發(fā)、管廊和地下空間開發(fā)等所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建筑、小區(qū)、道路、公園、河道綠帶等各個領域項目中推廣海綿技術。
比如,加大對小區(qū)建筑類社會投資項目的海綿指標管控力度,也是今年海綿城市建設的重點。
位于拱墅區(qū)的首開金茂府項目,就創(chuàng)造性地采用了改性構造鋪裝和陶粒蓄排水層的海綿技術。所謂改性構造鋪裝,就是對所有園區(qū)道路做結構性改造,設置路邊集水溝及滲管,最大限度地實施透水鋪裝,達到路面雨水及時排出的目的;陶粒蓄排水層則是將地下車庫頂板上透水性不強的“自然土”,更換為厚度約10厘米的陶粒蓄水層,增強透水蓄水效果,確保小區(qū)內的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符合海綿城市建設要求。
同時,今年起,海綿城市建設的“腳步”也將跨出主城區(qū),延伸到臨安、桐廬、建德、淳安等地。目前,桐廬、建德、淳安等地已計劃在東興路、新電路、新安路、白沙路等道路建設項目中首先融入海綿技術,邁出各地海綿城市建設的“第一步”。
杭州市海綿辦也表示,將繼續(xù)為起步較晚的縣市提供技術指導與服務,保障在13個“區(qū)、縣、市”全域化推進海綿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