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99精品国产_精品国产高清免费_欧美日韩亚洲精品中文专区_亚洲美女视频免费爽

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城鎮(zhèn)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十一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yè)資訊 » 水業(yè)新聞 » 正文

人民日報: 太湖構建供水安全體系 從源頭控污 構建“備用水源、深度處理、嚴密監(jiān)測、預警應急”的供水安全體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3-05-24  瀏覽次數:125
核心提示:笪躍武 無錫市自來水總公司中橋水廠 廠長 人民日報:太湖構建供水安全體系 從源頭控污
中國給水排水 云直播

2020年中國無廢城市建設及固廢資源化利用可持續(xù)高質量發(fā)展大會
 

人民日報:太湖構建供水安全體系 從源頭控污

 
http://js.people.com.cn 2012-07-23 08:34
 
 
  “當時大約有3天左右,自來水是臭的,既不能喝,也不能洗澡。”回憶起5年前那場水危機,無錫市民肖先生記憶猶新。他打開水龍頭,接了一杯自來水告訴記者,“這兩年自來水水質明顯好多了,漂白粉味道幾乎沒了,好像口感都比以前好一些。”
   
   太湖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同時也是沿太湖地區(qū)城市的重要飲用水水源。目前太湖流域共有自來水廠45座,日供水能力近1200萬噸,其中以太湖為水源的水廠12座。
   
   “無錫水危機給了我們非常深刻的教訓,太湖流域供水規(guī)模這么大,一旦出問題影響也巨大,直接危害居民的健康。”江蘇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副廳長王翔說,“保障太湖流域的供水安全是第一要務。”
   
   經過5年的治理,太湖流域供水安全了嗎?在太湖本身水質還沒有根本好轉的情況下,供水安全靠什么來保障?如果再暴發(fā)一次藍藻,太湖周邊城市能夠安然過關嗎?記者到無錫市進行了調查。
   
   構建“備用水源、深度處理、嚴密監(jiān)測、預警應急”的供水安全體系
   
   無錫自來水總公司下屬的中橋水廠,負擔著無錫市區(qū)1/3的供水。除了以前建設的從太湖水源引水的取水管道,如今,一條從長江水源引水的“雙向供水”通道已經建成。一旦太湖再次暴發(fā)嚴重的水污染危機,可以啟用長江水源,保證城市供水安全。
   
   “太湖水的污染治理是一個長期過程,在這期間,要保障城市供水安全,首先要開辟長江作為第二水源。”無錫市市政和園林局局長吳燕敏告訴記者,藍藻事件加速了第二水源的建設,目前已經建成日供水能力達80萬噸的錫澄水廠。
   
   在此基礎上,自來水總公司可以根據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供水管網壓力變化等情況,統(tǒng)一調度長江和太湖的取水量和各水廠的供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供水安全保障的“雙保險”。據了解,在整個太湖流域的17個縣以上城市中,目前已經有14個城市建成第二水源或應急水源。
   
   水源基礎打好了,第二步就是改善水的生產工藝,提高飲用水的水質。中橋水廠廠長笪躍武向記者介紹,自來水在水源地就已經進行了微生物預處理,到水廠后,先進行常規(guī)處理,再用臭氧活性炭工藝進行深度處理。此外,水廠還新建成了15萬噸的膜過濾深度處理設施,用于水污染危機暴發(fā)時的應急處理。
   
   更先進的處理工藝使出廠水質得到了極大改善。據無錫市自來水總公司副總工程師周圣東介紹,目前無錫自來水廠出廠水的各項常規(guī)水質指標明顯優(yōu)于國家今年7月1日起開始強制實施的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同時,通過對水源地水質預警監(jiān)測、水廠制水過程水質監(jiān)測、出廠水質24小時監(jiān)測、管網水及用戶終端水水質抽查監(jiān)測等各環(huán)節(jié)的全流程監(jiān)測,水質的可靠性也有了保障。“大家可以放心地喝燒開的自來水,很安全。”周圣東說。
   
   目前,太湖流域共有深度處理水廠10座,占供水總能力的30%。據王翔介紹,到2013年底前,要實現太湖水源城市深度處理工藝全覆蓋,切實提高飲用水水質和安全。
   
   2007年以來,無錫市為第二水源、供水管網、自來水廠等供水安全體系建設投資累計超過400億元,其中財政每年投入約20億元,但居民水價卻沒有上漲。
   
   5年前的那次水危機,也引發(fā)了無錫供水體制的轉變。通過近幾年的整合,目前無錫市行政轄區(qū)范圍內的自來水供應,已經全部由無錫市自來水總公司統(tǒng)一負責,總供水能力達到195萬噸。這種同城、同質、同價、同服務的供水服務體系,增加了公共財政投入,提高了城鄉(xiāng)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水源治理和管網建設的錢本來就應該由政府來投,不應該全部推給自來水企業(yè)。推給企業(yè),最后就都進了水價,要老百姓來承擔。”宜興市公用事業(yè)管理局局長錢偉興認為,要讓供水服務體制為供水安全服務,就要改變過去片面走市場化特許經營的模式,強化政府在保障供水安全中的責任。
   
   從排水源頭控制水污染
   
   供水和排水密不可分。從太湖取水、制水、供水安全了,如果排放進太湖的水仍然污染嚴重,太湖流域的水質無法從根本上好轉,供水安全也就不可持續(xù)。
   
   “太湖藍藻暴發(fā)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太湖污染的問題在水里,但根子在岸上。要治水先治污,要治污必治源。”吳燕敏說。
   
   為此,無錫市對全市的排水狀況進行了摸底調查,發(fā)現了諸多問題。如雨污分流不徹底,污水排入雨水管和河道,飯店隔油池、新村化糞池等設施無人養(yǎng)護、滲漏嚴重,部分污水管網老化,工業(yè)廢水偷排現象仍然存在等。
   
   吳燕敏認為,必須改變過去粗放的污水治理方式,在繼續(xù)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的同時,要從排放源頭開展控源截污。
   
   夜幕降臨,無錫市湖濱路商業(yè)街開始熱鬧起來。這里飯店、洗車店、美發(fā)店、商場林立,周邊還有不少老小區(qū),帶來了人氣。
   
   來到一家飯店背后,打開排水管道的窨井蓋,里面安裝著一體化自動油水分離器。工作人員介紹,這臺分離器去油率達到90%,可以有效地截留飯店排出的油污。記者看到,經過分離器的處理,最后流入下水道的水明顯清了不少。
   
   美發(fā)店旁邊的窨井則裝了毛發(fā)收集裝置,可以截留污水里混雜的毛發(fā),以防堵塞下水道。周邊的老舊住房外墻上,原來只有一根下水管,如今也加裝了專門排放陽臺洗衣機等污水的排污管道,從源頭上做到雨污分離。
   
   無錫把全市劃分成4172塊排水區(qū)域,逐一進行排水問題的梳理和解決。湖濱路商業(yè)街被定為蠡湖街道23號排水區(qū),路邊的一座小房子里安放著一臺COD(化學需氧量)在線監(jiān)測儀,實時監(jiān)測著這一區(qū)域排放污水的水質情況。記者看到監(jiān)測儀顯示當時的COD是361毫克/升,而如果沒有進行這些改造,COD指標一定超過1000毫克/升。
   
   社區(qū)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改造看上去很容易,但需要商家自己掏一部分錢,有些居民的觀念暫時也跟不上,推動起來仍然很有難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為此,有關部門專門制作了一些圖文并茂的宣傳冊,發(fā)放給居民,宣傳控源截污的必要性和做法。
   
   控源截污的工作不僅深入到城市的每個小區(qū),也延伸到農村。來到距離太湖僅僅一公里之遙的宜興市新莊街道澄瀆村,村口安裝了一套小型污水處理設施。村里的污水經收集后進入污水處理池,經過處理,再排放出來的已經是符合標準的清水。這樣的清水可以直接流進河道,進入太湖。村民告訴記者,就在幾年前,澄瀆村的環(huán)境還是臟亂差,村口和太湖相通的河溝也時常臭氣熏天。經過整治,不僅環(huán)境好了,生活也舒適多了。
   
   生活垃圾力求100%無害化處理
   
   保障供水安全的環(huán)節(jié)很多,有些甚至與水看上去沒有直接的關系,比如垃圾處理。由于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不當,扔進河道和湖里的垃圾,對水造成的污染不容小視。建立完善的城鄉(xiāng)生活垃圾統(tǒng)籌處理體系,也是保障太湖流域供水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蠡湖家園小區(qū)是無錫市的一個農民安置房小區(qū),小區(qū)的房子看上去和普通小區(qū)并沒有什么區(qū)別,甚至顯得有些陳舊,但是每幢樓前4個并排擺放的彩色新型垃圾分類箱卻格外顯眼。和一般的塑料垃圾箱不同,這種分類箱選用了堅固耐用的金屬材質,外形十分美觀,容易擦洗。還加設了腳踏裝置,扔垃圾的時候不用直接觸碰垃圾桶。這4個垃圾箱分別裝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生活垃圾。
   
   一輛垃圾收集車開過來,環(huán)衛(wèi)工人打開垃圾箱金屬外殼的大門,里面則是一個普通的塑料垃圾箱。取出垃圾箱,掛到車上,按鈕一按,10秒鐘的時間,一箱垃圾就裝進了車里,整個過程幾乎沒有垃圾遺撒在地上。
   
   不僅小區(qū)里升級了垃圾分類設施,每個居民家庭也收到了2個垃圾桶和4卷垃圾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經過一段時間的宣傳,目前居民已經慢慢養(yǎng)成了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
   
   全無錫市區(qū)共有261輛各種大小的生活垃圾機械化收集車,建成區(qū)范圍內的生活垃圾機械化收集率已經達到100%,涉農地區(qū)也達到80%以上。這些垃圾收集車將垃圾運往市區(qū)的49座垃圾轉運站。
   
   在無錫市中心的南長區(qū)生活垃圾大型轉運站,垃圾收集車開到二樓的平臺上,將垃圾倒入兩個70立方米的大斗中。經過壓縮,裝入載重達13噸的大型垃圾轉運車。轉運車再將垃圾運往垃圾焚燒電廠或填埋場,進行無害化處理。通過焚燒和填埋的處理方式,目前無錫的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已經達到100%。
   
   “垃圾焚燒其實比填埋處理更環(huán)保,是公認的最好的處理方式,尤其是能節(jié)約大量土地。”工作人員說起垃圾處理現在的最大困擾,“盡管我們現在有害物質的排放標準已經達到歐洲水平,但居民們仍然反對垃圾焚燒電廠的建設。”
   
   到2011年底,太湖流域共有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29座,其中填埋場15座,焚燒廠14座。王翔認為,太湖流域的垃圾處理要力爭實現以焚燒為主,為子孫后代多留一些土地。但如何向公眾做好說明解釋工作,以更穩(wěn)妥的方式推進垃圾焚燒處理,將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保證供水安全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多環(huán)節(jié)、全方位采取措施,構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體系。”王翔表示,從水源到用戶家里,再從用戶家里回到江河湖海,在整個供水循環(huán)中,只有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投入和管理都到位了,才能確保供水體系安全,確保居民喝上放心水。(王 煒)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yè)網/>
</div>
<div   id= 
 
[ 行業(yè)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yè)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