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99精品国产_精品国产高清免费_欧美日韩亚洲精品中文专区_亚洲美女视频免费爽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九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yè)資訊 » 水業(yè)人物 » 正文

吳靜--清華大學環(huán)境學院 研究員: 大力發(fā)展厭氧消化產業(y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3-02-07  瀏覽次數(shù):321
核心提示: 姓  名: 吳 靜 所在單位: 水環(huán)境保護教研所 吳靜--清華大學環(huán)境學院 研究員: 大力發(fā)展厭氧消化產業(yè)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九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九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姓  名: 吳  靜
所在單位: 水環(huán)境保護教研所
職  稱: 副高級
郵寄地址: 清華大學環(huán)境學院
辦公電話: 010-62789121
傳         真: 010-62785687
電子郵件: wu_jing@tsinghua.edu.cn 

 

教育背景

1997.9-2002.1 清華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系,獲碩士和博士學位

1992.9-1997.7 清華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系,獲學士學位

工作履歷

2001.12-2005.12 清華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系,助理研究

2003.10-2004.10 法國科學研究中心洛林理工大學化工實驗室,博士后

2005.12-2011.01 清華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系,副研究員

2011.01-現(xiàn)在        清華大學環(huán)境學院,副研究員

2009 法國科學研究中心,外國研究員

2010-2012 Glob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編委

教學

水處理工程設計、生產實習、實驗室探究之水處理微生物學基礎

研究概況

強化厭氧產甲烷的污泥與水力剪切力的相互作用的多尺度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2011-2013

基于水質熒光指紋法的水體污染溯源新方法,教育部清華大學自主科研計劃,2010-2012

污水石油類污染紫外熒光現(xiàn)場監(jiān)測設備,863重點項目, 2009-2012

強化厭氧產沼氣的微觀機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0-2012

城市水環(huán)境安全監(jiān)管體系研究與綜合示范, 國家水污染重大專項,2010-2011

高新城區(qū)水環(huán)境質量保障技術與綜合示范,國家水污染重大專項,2009-2010

物質制取清潔燃料的基礎研究,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優(yōu)選資助課題,2008-2010

污泥快速顆;牧黧w力學條件與碰撞型顆粒污泥形成機理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7-2009

生物反應器中污泥流體力學性質與水力剪切力的相互作用,科技部國際交流項目(中法先進項目),2007-2008

蘇州城市循環(huán)經濟發(fā)展共性技術開發(fā)與應用研究,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持計劃,2007-2010

污水的熒光指紋,國家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2007-2009

青霉素廢水處理技術攻關,2007-2009

中國污水廠甲烷產生、排放與利用,美國Blue Moon基金會,2005-2006

中國農村保護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美國Alcoa基金會,2005-2009

升流式生物反應器中水力剪切力的定量化方法和影響機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4-2006

污水熒光指紋研究,清華大學基礎研究基金,2005-2007

高效厭氧反應器工藝及機理研究,1998-2006

圓明園東區(qū)防滲工程環(huán)境影響評價,橫向,2005

浙江諸暨鏈條廠廢水處理站工程設計與調試,2005-2006

醫(yī)院廢水處理技術轉讓,橫向,2004-2006

勝利油田粉煤灰吸附采油廢水機理研究,橫向, 2003-2004

唐山歐盟豪門啤酒廠廢水處理站工程設計,1998

連云港市發(fā)酵廠廢水處理站工程設計與調試,1997-1999

青島酒精廠廢水處理站工程設計與調試,1996-1998

獎勵與榮譽

2010年獲得清華大學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學術成果

發(fā)表論文:

發(fā)表文章40余篇,主要有:

1. 吳靜,曹知平,謝超波等.石化廢水的三維熒光光譜特征.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1(收錄)

2. Zhang J B, Poncin S., Wu J. et al. A multiscale approach for studying an anaerobic multiphase bioreactor.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1), doi:10.1016/j.ces.2011.01.021

3. 吳靜,趙鵬娟,田磊等.高溫污泥厭氧消化器的啟動.環(huán)境科學.2011,32(2):217-220.

4. 吳靜,崔碩,蘇偉,曹知平. 北京城市水體的三維熒光特征.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1(收錄)

5. 蔣劍凱,吳靜,劉雪華.景觀湖水質的三維熒光指紋.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10, 30(6):1525~1529

6. Wu J, Zhou HM, Li HZ, et al. Impacts of hydrodynamic shear force on nucleation of flocculent sludge in anaerobic reactor, Water Research,2009, 43, 12 , 3029

7. J. Wu, H.M. Zhou, J. Jiang, Y.M. Xie.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 on nucleation of flocculent sludge under different hydraulic conditions in anaerobic reactors.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136(Supplement 1), 2008, S466

8. 周紅明, 吳靜, 謝宇銘等. 厭氧反應器中絮狀污泥成核過程研究.環(huán)境科學, 2008. 29(11): 122~126

9. Wu J, Lu Z Y, J C Hu, Feng L, Huang J D, Gu X S. Disruption of Granules by Hydrodynamic Force in Internal Circulation Anaerobic Reactor.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2006, 54 (9): 9-16

10. Wu J., Pons M.N. and Potier O. Wastewater fingerprinting by UV-visible and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2006, 53(4/5),449-456

獲得專利:

一種熱泵和污泥干化集成方法及系統(tǒng)(發(fā)明,第一發(fā)明人) 

復合內循環(huán)厭氧反應器(發(fā)明,第一發(fā)明人)

一種豎流式自動隔油沉淀裝置(發(fā)明,第一發(fā)明人)

醫(yī)院污水全封閉處理工藝與一體化裝置(發(fā)明,第一發(fā)明人)

一種好氧厭氧兩用廢水處理裝置(發(fā)明,第一發(fā)明人)

新型內循環(huán)厭氧反應器(實用新型,第一發(fā)明人)

內循環(huán)厭氧膨脹床/流化床反應器(實用新型,第一發(fā)明人)

 吳靜,女,侗族,生于1974年1月10日。1992.9-1997.7就讀于清華大學環(huán)境系,獲工學學士學位;1997.9-2002.1,清華大學環(huán)境系攻讀工學博士學位;畢業(yè)后留校工作,其中2003.10-2004.10,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化工試驗室(南錫)博士后。研究方向為廢水生物處理和水質預警。主要主持或參加的課題有:污泥快速顆;牧黧w力學條件與碰撞型顆粒污泥形成機理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升流式生物反應器中水力剪切力定量化方法及其影響機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污水的熒光指紋(國家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青霉素廢水處理技術攻關,新型高效厭氧反應器---內循環(huán)厭氧反應器及其改進型反應器的機理及運行特性研究,厭氧顆粒污泥中高溫交替運行試驗研究以及青島酒精廠廢水處理站等三個工程項目的設計和調試,等等。已擁有新型內循環(huán)厭氧反應器等5項專利。在國內外知名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fā)表論文20多篇。
 

吳靜

 

(清華大學環(huán)境學院黨委副書記)

  3
吳靜,女,漢族,現(xiàn)任清華大學環(huán)境學院黨委副書記。 [1]

教育背景

1997.9-2002.1 清華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系,獲碩士和博士學位 [2] 
1992.9-1997.7 清華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系,獲學士學位


工作履歷


2001.12-2005.12 清華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系,助理研究 [3] 
2003.10-2004.10 法國科學研究中心洛林理工大學化工實驗室,博士后
2005.12-2011.01 清華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系,副研究員
2011.01-, 清華大學環(huán)境學院,副研究員
2009 法國科學研究中心,外國研究員
2010-2012 Glob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編委
教學水處理工程設計、生產實習、實驗室探究之水處理微生物學基礎

研究概況


強化厭氧產甲烷的污泥與水力剪切力的相互作用的多尺度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2011-2013
基于水質熒光指紋法的水體污染溯源新方法,教育部清華大學自主科研計劃,2010-2012
污水石油類污染紫外熒光現(xiàn)場監(jiān)測設備,863重點項目, 2009-2012
強化厭氧產沼氣的微觀機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0-2012
城市水環(huán)境安全監(jiān)管體系研究與綜合示范, 國家水污染重大專項,2010-2011
高新城區(qū)水環(huán)境質量保障技術與綜合示范,國家水污染重大專項,2009-2010
物質制取清潔燃料的基礎研究,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優(yōu)選資助課題,2008-2010
污泥快速顆粒化的流體力學條件與碰撞型顆粒污泥形成機理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7-2009
生物反應器中污泥流體力學性質與水力剪切力的相互作用,科技部國際交流項目(中法先進項目),2007-2008
蘇州城市循環(huán)經濟發(fā)展共性技術開發(fā)與應用研究,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持計劃,2007-2010
污水的熒光指紋,國家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2007-2009
青霉素廢水處理技術攻關,2007-2009
中國污水廠甲烷產生、排放與利用,美國Blue Moon基金會,2005-2006
中國農村保護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美國Alcoa基金會,2005-2009
升流式生物反應器中水力剪切力的定量化方法和影響機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4-2006
污水熒光指紋研究,清華大學基礎研究基金,2005-2007
高效厭氧反應器工藝及機理研究,1998-2006
圓明園東區(qū)防滲工程環(huán)境影響評價,橫向,2005
浙江諸暨鏈條廠廢水處理站工程設計與調試,2005-2006
醫(yī)院廢水處理技術轉讓,橫向,2004-2006
勝利油田粉煤灰吸附采油廢水機理研究,橫向, 2003-2004
唐山歐盟豪門啤酒廠廢水處理站工程設計,1998
連云港市發(fā)酵廠廢水處理站工程設計與調試,1997-1999
青島酒精廠廢水處理站工程設計與調試,1996-1998

獎勵榮譽


2010年獲得清華大學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發(fā)表論文

編輯
1. 吳靜,曹知平,謝超波等.石化廢水的三維熒光光譜特征.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1(收錄)
2. Zhang J B, Poncin S., Wu J. et al. A multiscale approach for studying an anaerobic multiphase bioreactor.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1), doi:10.1016/j.ces.2011.01.021
3. 吳靜,趙鵬娟,田磊等.高溫污泥厭氧消化器的啟動.環(huán)境科學.2011,32(2):217-220.
4. 吳靜,崔碩,蘇偉,曹知平. 北京城市水體的三維熒光特征.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1(收錄)
5. 蔣劍凱,吳靜,劉雪華.景觀湖水質的三維熒光指紋.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10, 30(6):1525~1529
6. Wu J, Zhou HM, Li HZ, et al. Impacts of hydrodynamic shear force on nucleation of flocculent sludge in anaerobic reactor, Water Research,2009, 43, 12 , 3029
7. J. Wu, H.M. Zhou, J. Jiang, Y.M. Xie.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 on nucleation of flocculent sludge under different hydraulic conditions in anaerobic reactors.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136(Supplement 1), 2008, S466
8. 周紅明, 吳靜, 謝宇銘等. 厭氧反應器中絮狀污泥成核過程研究.環(huán)境科學, 2008. 29(11): 122~126
9. Wu J, Lu Z Y, J C Hu, Feng L, Huang J D, Gu X S. Disruption of Granules by Hydrodynamic Force in Internal Circulation Anaerobic Reactor.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2006, 54 (9): 9-16
10. Wu J., Pons M.N. and Potier O. Wastewater fingerprinting by UV-visible and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2006, 53(4/5),449-456
獲得專利
一種熱泵和污泥干化集成方法及系統(tǒng)(發(fā)明,第一發(fā)明人)
復合內循環(huán)厭氧反應器(發(fā)明,第一發(fā)明人)
一種豎流式自動隔油沉淀裝置(發(fā)明,第一發(fā)明人)
醫(yī)院污水全封閉處理工藝與一體化裝置(發(fā)明,第一發(fā)明人)
一種好氧厭氧兩用廢水處理裝置(發(fā)明,第一發(fā)明人)
新型內循環(huán)厭氧反應器(實用新型,第一發(fā)明人)
內循環(huán)厭氧膨脹床/流化床反應器(實用新型,第一發(fā)明人)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yè)網/>
</div>
<div   id= 
 
[ 行業(yè)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yè)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