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是全國土木工程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學術性社會團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是我國最早建立的工程學術團體之一,成立于1912年,其前身是由我國近代杰出的土木工程師詹天佑先生創(chuàng)建的中華工程師學會。著名橋梁及結構工程專家茅以升、李國豪教授以及侯捷、許溶烈、譚慶璉、郭允沖等領導同志歷任本會理事長。學會團結帶領廣大土木工程的專家和科技者,圍繞土木工程領域重點、難點問題,積極開展學術活動,為發(fā)展我國土木工程事業(yè)和提高土木工程領域科技水平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會的主要任務是:開展學術交流;編輯出版科技書刊;開展國際科技交流;對國家科技政策和經濟建設中的重大問題提供咨詢;開展技術服務與咨詢;開展繼續(xù)教育和技術培訓;普及科學知識,推廣先進技術;舉薦與表彰獎勵優(yōu)秀科技成果與人才;反映會員合理訴求,為會員提供服務。 學會現有團體會員單位近1000家、個人會員近10萬,設有19個分支機構,包括19個專業(yè)分會(橋梁及結構工程分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分會、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分會、港口工程分會、防護工程分會、市政工程分會、計算機應用分會、水工業(yè)分會、城市公共交通分會、燃氣分會、建筑市場與招標投標研究分會、住宅工程指導工作委員會、總工程師工作委員會、工程質量分會、防震減災工程技術推廣委員會、軌道交通分會、工程風險與保險研究分會、工程防火技術分會)和2個工作委員會。在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qū)(不包括港、澳、臺地區(qū))均設有地方土木工程學會。 學會早在1954年就創(chuàng)辦了由郭沫若先生題寫刊名的《土木工程學報》。學報為土木工程領域的綜合性核心期刊,被美國《工程索引》(EI)、北京大學工業(yè)技術類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等國內外多家權威機構作為核心期刊收錄;參與主辦的其他科技期刊有《城市公共交通》、《巖土工程學報》、《施工技術》、《建筑結構》、《給水排水》、《地震工程學報》;參與編制國家標準規(guī)范;成為首批國家團體標準研制試點單位,發(fā)布團體標準。 學會加入了七個國際學術組織: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IABSE)、國際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會(ISSMGE)、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ITA)、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FIB)、國際煤氣聯盟(IGU)、國際公共交通聯合會(UITP)、國際地下空間聯合研究會(ACUUS);與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學術團體簽訂雙邊合作協議。推薦專家在國際學術組織任職,推薦優(yōu)秀工程項目和技術人員參加國際獎項評選,提升了我國土木工程國際地位及影響力。 學會積極開展科技人才推薦工作,推薦了兩院院士、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中國青年科技獎、光華獎、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教育部青年科學獎等候選人,實施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等,進一步增強了學會的凝聚力和影響力。 為繼承和弘揚詹天佑先生愛國敬業(yè)、奮斗創(chuàng)新的精神,學會于1999年設立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詹天佑大獎),每年評選一次,旨在通過表彰先進、樹立典型,帶動和引領土木工程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詹天佑大獎是經國家批準,建設部認定、科技部首批核準的科技獎勵項目,得到建設部、交通部、中國鐵路總公司(原鐵道部)、水利部、中國科協以及行業(yè)內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已經成為我國土木工程建設領域科技創(chuàng)新的最高獎項。 學會具有國家科學技術獎的推薦資格,先后有十多個項目經學會推薦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技術發(fā)明獎,并有多項工程經學會推薦獲得國際橋協杰出結構大獎。此外,學會還設有優(yōu)秀論文獎和高校優(yōu)秀畢業(yè)生獎。 學會掛靠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辦事機構為秘書處,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郵編:100835,電話:010-58933958,會員管理電話:010-58933927,網址:www.cces.net.cn,電子信箱:cceszhb@163.com。
學會統一社會信用代碼:511000005000088931 業(yè)務范圍:學術交流 國際合作 書刊編輯 業(yè)務培訓 科學普及 咨詢服務 法定代表人:郭允沖 活動地域:全國 業(yè)務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