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人才是設計院的第一資源,設計院累累碩果的背后是設計師的默默付出。八大市政設計巡展系列也將關注人的故事,希望通過他們故事來啟發(fā)和打動屏幕前的您。

今日為微信頭條講述了天津院:與新中國共同成長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聆聽天津院青年專家李國金的事跡。

簡介
李國金,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分院總工程師
2005年天津大學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后即到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從事設計工作,歷任設計人、室主任、分院總工程師等職。前后主持數(shù)項大中型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及審核工作。獲天津市咨詢、規(guī)劃獎4項,國家級及省部級優(yōu)秀設計獎8項,全國市政工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在全國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18篇;授權發(fā)明及使用新型專利各1項,受理專利申請4項。
進入設計行業(yè)或者進入天津院的故事
碩士答辯后才想起要參加工作,那時單位校招已經(jīng)結束。在導師的聯(lián)系下,我得以進入設計院工作,一晃15年已過。
天津院是有傳承的,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為了自主設計大型污泥厭氧消化系統(tǒng),作為新人跟隨院顧問總工周雹、分院總工郭淑琴在鄭州王新莊污泥消化系統(tǒng)現(xiàn)場調(diào)研的情景——周總身體虛弱,但在調(diào)研過程中都是親力親為,和我們一樣拿著設計圖紙對照現(xiàn)場情況,一次次攀爬消化池,一次次參加座談會……周總瘦小的身軀在我們新人眼里映射了高大的背影,那種實事求是、一絲不茍的精神始終感染著我,也促使我有強烈的責任感要將這種態(tài)度傳承下去,傳承我們對技術的追求,對服務的堅守。
給青年設計師的寄語
少年強則國強,青年設計師則是設計院的希望和未來。你們掌握著新的理論方向、應用著最前沿的技術手段,希望你們把學習中獨立鰲頭、永爭上游的精神帶到工作上來。
工作不同于學習,實踐不同于理論。
面對多變量的實際情況,希望大家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登高山、臨深溪;積跬步至千里,積小流成江海。
來源: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編輯: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凈水技術 朱瓊宇
-
14:10已群發(fā)
-
昨天 15:39已群發(fā)
-
星期六 08:56已群發(fā)
-
星期五 23:21已群發(fā)
-
星期三 18:23已群發(fā)
-
07月02日已群發(fā)
-
07月01日已群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