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懷禮,1957年4月生,男,博士,重慶大學環(huán)境與生態(tài)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中文名
中文名
- 鄭懷禮
- 中國
- 漢族
- 1957年4月
- 重慶大學
- 博士
- 市政工程
- 教授
- 重慶大學
研究方向
水處理劑與水處理
市政工程(給排水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 [1]
人物經歷
1978.2~1982.1,四川大學讀本科, 獲學士學位
1985.9~1988.7, 四川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獲碩士學位
1988.7~2000.11,歷任重慶建筑大學、重慶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實驗室主任、教研室主任
2000.12~至今,重慶大學教授
2003.6,獲重慶大學市政工程專業(yè)博士學位
2004.6,任重慶大學市政工程專業(yè)博士生導師
2007.6,任重慶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博士生導師 [1]
社會兼職
全國廢棄化學品處置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聘任)
全國化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水處理劑分會委員。(國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重慶市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法定代表人)。
重慶市表面工程技術學會副理事長。
重慶市水處理混凝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中心主任兼技術負責人
中國水利企業(yè)協會脫鹽分會藥劑工作委員會主任
重慶市中小企業(yè)專家委員會委員(重慶市中小企業(yè)局)
中國化工學會工業(yè)水處理專業(yè)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國化學會應用化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水處理化學學科組理事。
《國家清潔生產審核專家?guī)臁肥着鷮<遥▏野l(fā)展改革委員會和國家環(huán)保總局)。
《國家節(jié)能中心專家?guī)臁肥着鷮<摇?/div>
中國公路學會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分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
重慶功能材料學會常務理事
重慶市環(huán)境技術評估專家。
重慶市環(huán)境風險與損害鑒定評估專家。
中國化工學會無機酸堿鹽專業(yè)委員會鋁鹽行業(yè)專家組成員。
中國化工學會混凝學學科組常務理事。
重慶市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常務理事。
重慶市分析測試學會光譜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重慶市科技咨詢專家。
重慶市政府采購評審專家。
重慶市標準化專家。
重慶市科技項目信貸評審科技專家。
國際水協(IWA)會員。
還是《Water Research》、《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Desaltatio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The Korean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Environmental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Waste Management》、《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 Environmental Chemistry》、《Journal of the Taiw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Chemosphere》《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Biotechnology》《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Energy sources part A》《Environmental Technology》《Journal of Polymers and the Environment》《Langmuir》等國際學術期刊審稿人。
學術期刊編委:
(1)、《光譜學與光譜分析》(《SCI》期刊)編委。ISSN,1000-0593
(2)、《土木建筑與環(huán)境工程》(《CSCD》核心庫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編委。ISSN,1674-4764
(3)、《重慶大學學報》(《CSCD》核心庫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編委
(4)《水處理技術》(中文核心期刊,中國化工學會無機酸堿鹽專業(yè)委員會會刊)編委。ISSN,1000-3770
(5)、《化學研究與應用》(中文核心期刊)編委。ISSN,1004-1656
(6)、《水處理技術》(《CSCD》核心庫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化工學會無機酸堿鹽專業(yè)委員會會刊)編委。ISSN,1000-3770
(7)、《無機鹽工業(yè)》、《水處理技術》(中文核心期刊,中國化工學會無機酸堿鹽專業(yè)委員會會刊)編委。ISSN, 1006-4990
(8)、《安防技術》編委。ISSN, 2330-4685 [1]
學術成果
部分主持項目:
(1)、聚鐵絮凝劑形態(tài)結構表征新方法及其應用研究(項目批準號:2077709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2007-1至2010-12)。
(2)、聚鐵絮凝劑最佳絮凝形態(tài)及其應用研究(項目批準號:2057707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6-1至2006-12)。
(3)、混凝法去除水體中特征污染物的新方法及其機理研究(項目批準號:5107836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2011-1至2013-12)
(4)、紫外光引發(fā)制備陽離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劑機理及相關技術研究(項目批準號:2117716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負責人,(2012-1至2015-12)
(5)、紫外光引發(fā)模板聚合PAM絮凝劑新方法及相關機理研究(項目批準號:2147701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負責人,(2015-1至2018-12)
(6)、無機有機復合磁性絮凝劑的制備、應用及相關機理研究(項目批準號:2167702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負責人,(2017-1至2020-12)
(7)、適用于長江上游地區(qū)不同季節(jié)水源水的新型復合混凝劑開發(fā)研究(合同編號:2009ZX07424-004-05-02),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負責研究專題1項, (2010-1至2012-9)
(8)、水污染控制新型絮凝劑及其絮凝作用機理研究(CSTC-2006BA7029),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負責人, (2006-1至2009-9)
(9)、利用工業(yè)廢棄物制備新型多功能混凝劑的研究(項目編號:10-cxy-09),重慶市工業(yè)發(fā)展資金(產研專項)項目,負責人, (2010-1至2012-12)
(10)、重慶市地方標準(DB)城鎮(zhèn)飲用水消毒副產物控制技術導則, 重慶市市政管理委員會,20萬, 負責人 , (2017-7至2018-6)
(11)、《重慶市“十三五”城鎮(zhèn)供水設施建設專項規(guī)劃》環(huán)境影響評價篇章編制委托合同,重慶市市政管理委員會, 負責人, (2017-7至2018-6)
(12)、項目名稱:污水處理中智能控制系統及設備的開發(fā)與應用, 重慶市重點產業(yè)共性關鍵技術創(chuàng)新專項重點研發(fā)項目(項目編號:cstc2017zdcy-zdyfX0015) (2017-10-20至2019-10-17),總經費 1000萬,其中財政經費200萬(總課題技術負責人)
(13)、重慶市技術創(chuàng)新與應用示范專項產業(yè)類重點研發(fā)項目 (項目編號:cstc2018jszx-cyzdX0035):新型高效污水處理系列碳源補充劑的開發(fā)與應用 (2018-7-1至2020-6-30 ,總經費 2188.9萬,其中財政經費200萬) (項目編號:cstc2018jszx-cyzdX0035)( 2188.9萬)(總課題技術負責人)
(14)、項目名稱:重慶地區(qū)農村污水處理及農業(yè)面源污染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重慶市技術創(chuàng)新與應用示范專項重點研發(fā)項目(項目編號:cstc2018jszx-zdyfxmX0002)(2019-01-01至2021-12-31),總經費1150萬,其中財政經費150萬元(總課題技術負責人)
(15)、區(qū)域經濟發(fā)展背景下三峽庫區(qū)核心區(qū)水資源保護及利用研究,庫區(qū)移民科技研究課題,負責人, (2010-1至2012-12)
(16)、聚合硫酸鐵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基礎研究,重慶市應用基礎研究基金,負責人。
(17)、可用于照明工程的納米環(huán)保節(jié)能新材料研究(合同編號:2003-8017),重慶市應用基礎研究基金,負責人。
(18)、三峽庫區(qū)成庫后工業(yè)廢棄物處置與利用對策研究(合同編號:2003-7760),重慶市軟科學研究項目,負責人。
(19)、污泥脫水絮凝劑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批準號:CSTC2005A B7030-2),重慶市科技攻關計劃項目,負責人。
(20)、中小城鎮(zhèn)缺氧/需氧組合式污水處理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城市污水新型高效絮凝預處理和深度處理關鍵技術,重慶市重大科技項目,負責第三子專題。
部分主研項目:
(1)、有機藥物在錳礦物表面受激催化降解方法及相關機理(項目批準號:51208533/E08040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3.1~2015.12。
(2)三峽庫區(qū)有毒污染物遷移轉化規(guī)律(CSTC-2004BA7019),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主研負責第1子項。
(3)、重慶萬利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清潔生產審核研究,重慶市經委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
(4)、重慶小南海水泥廠清潔生產審核研究,重慶市經委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
(5)、飲用水中特征污染物控制與安全凈水關鍵技術基礎研究(CSTC,2006AB7055),重慶市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6)、微污染原水多功能絮凝及協同光催化氧化處理關鍵技術(項目編號:708071),教育部高等學?萍紕(chuàng)新工程重大項目培育資金項目。
(7)、西南丘區(qū)村鎮(zhèn)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集成與示范,支撐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J25B06(12.1-15.12)
另先后主持完成橫向科研項目50余項。 [1]
學術論文
截止到2019年8月發(fā)表論文300多篇,其中SCI收錄200多篇,EI收錄100多篇,一些論文進入ESI高被引論文。
專著:
(1)、主編,《生物絮凝劑與絮凝技術》,化學工業(yè)出版社,北京,2004年1月
(2)、參編,《無機鹽工業(yè)學》,化學工業(yè)出版社,北京,2013年
(3)、參編,工業(yè)水處理水質分析及藥劑質量評價實用手冊,中國標準出版社,中國質檢出版社,ISBN 978-7-5066-7929,2015.7 [1]
主編或參編的國家標準:
(1)、水處理劑 陽離子型聚丙烯酰胺的技術條件和試驗方法(GB/T 31246-2014),(已頒布),(鄭懷禮主要起草人之一)
(2)、工業(yè)循環(huán)冷卻水中濁度的測定散射光法(GB/T 15893.1-20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已頒布)(鄭懷禮主要起草人之一)
(3)、鍋爐用水和冷卻水分析方法 氯化物的測定 硫氰化銨滴定法(GB/T 39340-2012)(已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鄭懷禮主要起草人之一)
(4)、水處理劑用鋁酸鈣,中華人 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29341-2012)(已頒布),(重慶大學鄭懷禮參加起草)
(5)、水處理劑 生活飲用水 聚氯化鋁(GB/T 15892-2009)(已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重慶大學鄭懷禮參加起草)
(6)、鍋爐用水和冷卻水分析方法化學耗氧量的測定 重鉻酸鉀快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14420-2014(已頒布)(鄭懷禮主要起草人之一)
(7)、水處理劑 聚合氯化鋁(GB/T 22627-2008)(已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鄭懷禮主要起草人之一)
(8)、工業(yè)廢鹽酸的處理處置規(guī)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32125-2015)(已頒布)(鄭懷禮主要起草人之一)
(9)、水處理劑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GB/T 33805—201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已頒布),(鄭懷禮主要起草人之一)
(10)、廢棄化學品取樣方法(GB/T 33057—2016)(已頒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鄭懷禮主要起草人之一)
(12)、水處理劑陰離子和非離子型聚丙烯酰胺,(GB/T 17514—2017)(已頒布,代替 GB17514-200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鄭懷禮主要起草人之一)
(13)、水處理劑聚胺,( GB/T 34249—2017)(已頒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鄭懷禮主要起草人之一)
(14)、含氟蝕刻廢液處理處置方法,( GB/T34697—2017), (已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鄭懷禮主要起草人之一)
(15)、廢棄化學品收集技術指南,(GB/T 34696-2017)(已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鄭懷禮主要起草人之一)
(16)、鍋爐用水和冷卻水分析方法 鐵的測定(GB/T 14427-2017),代替GB/T 14427-200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鄭懷禮主要起草人之一)
主編或參編的行業(yè)標準:
(1)、工業(yè)聚氯化鋁(HG/T 2677-2009)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已頒布),(鄭懷禮主要起草人之一)
(2)、水處理劑,氯化鋁(HG/T3541—201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已頒布),(鄭懷禮主要起草人之一)
(3)、水處理劑,混凝性能的評價方法(HG/T4331—2012)(已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鄭懷禮主要起草人之一)
(4)、水處理劑 鋁酸鈉 (HG/T4819—2015)(已頒布) ,(鄭懷禮主要起草人之一)
(5)、水處理劑 三水鋁石(HG/T5007-2016)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已頒布),(鄭懷禮主要起草人之一)
(6)、工業(yè)聚氯化鋁(HG/T 2677-2017)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已頒布),(鄭懷禮主要起草人之一)
(7)、循環(huán)冷卻水中羧酸鹽及磺酸鹽類聚合物含量的測定方法(HG/T 5167-2017)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已頒布),(鄭懷禮主要起草人之一)
(8)、水處理劑用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HG/T 5360-2018)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已頒布),(鄭懷禮主要起草人之一)
(9)、重慶市用水消毒副產物控制技術導則(試行)〔2018〕176號,重慶市地方行業(yè)標準(已頒布),(鄭懷禮主要起草人之一) [1]
授權發(fā)明專利:
(1)、除磷絮疑劑及其生產工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2006.9.20),授權號:ZL200510020534.1,第1持有人。
(2)、城市污水化學生物組合深度除磷系統與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2006.11.8),授權號:ZL200510020129.X,第2持有人。
(3)、一種陽離子污泥脫水劑的合成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2009.7.22),授權號:ZL:200710078348.2,第1持有人。
(4)、一種處理污泥重金屬的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2009.4.30),授權號:ZL:200710078443.2,第1持有人。
(5)、一種去除水體中環(huán)境激素鄰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2012.1.4),授權號:ZL:200910191500.7,第1持有人。
(6)、一種用磷礦粉合成聚磷氯化鋁的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2012.4.18),授權號:ZL: 201010600591.8,第1持有人。
(7)、一種復合聚磷硫酸鐵絮凝劑及其生產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2012.7.25),授權號:ZL:201010140028.7,第1持有人。
(8)、一種聚合硫酸鋁鐵絮凝劑的制備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2012.11.128),專利號:ZL:201110031372.7,第1持有人。
(9)、一種測定聚丙烯酰胺類物質中丙烯酰胺單體殘留量的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2013.2.27),專利號:ZL:201110031543.6,第1持有人。
(10)、一種水處理劑陽離子聚丙烯酰胺中殘留丙烯酰胺單體含量檢測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2014.1.15),專利號:ZL:2011101155171,第1持有人。
(11)、一種陽離子聚丙烯酰胺的制備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2014.4.9),專利號:ZL:201210010428.5,第1持有人。
(12)、一種陰離子聚丙烯酰胺合成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號:ZL: 201310031604.8,第1持有人。
(13)、一種紫外光引發(fā)疏水改性陽離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號:ZL: 201310031643.8,第1持有人。
(14)、一種聚合氯化硫酸鋅鐵絮凝劑的制備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2015年2月21日,)專利號:ZL: 201410048666.4,第1持有人。
(15)、一種聚合氯化鋁混凝劑的制備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2015年3月25日),專利號:ZL: 201410101932.5,第1持有人。
(16)、一種疏水締合陽離子聚丙烯酰胺的制備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2013年1月28日),專利號:ZL: 201310031615.6,第1持有人。
(17)、紫外光引發(fā)模板共聚合法合成陽離子聚丙烯酰胺的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號:ZL: 201310031611.8,第1持有人。
(18)、一種用于印染廢水處理的有機-無機復合混凝劑及其制備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2015年7月15日),專利號:ZL: 201410082955.6,第1持有人。
(19)、一種快速測定飲用水中痕量鉈的方法,(專利號:ZL:201310127466.3),第2持有人。
(20)、一種過濾膜清洗方法. 專利號:ZL: 201510020021.4:第6持有人。
(21)、一種混凝劑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專利號:ZL: 201510103759.7,第1持有人。
(22)、一種測定聚合物特性粘度的裝置,專利號:ZL:201410644854.3,第1持有人
(23)、一種聚磷硫酸鐵絮凝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專利號:ZL: 201510136483.2,第1持有人
參與的國際與國內會議情況
(1)第二屆全國水環(huán)境污染控制與生態(tài)修復技術高級研討會暨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水環(huán)境分會. (會議學術委員會委員,大會主持人之一, 作大會報告,)主辦單位: 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協辦重慶大學,蘭州,2017年8月
(2) “2019(第十四屆)青島國際水大會”,青島,2019年6月。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青島市人民政府。支持單位:國際水協會,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鄭懷禮藥劑專場會議主席、做學術報告)
(3) “2018(第十三屆)青島國際水大會”,青島,2018年6月。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青島市人民政府。支持單位:國際水協會,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鄭懷禮藥劑專場會議主席、做學術報告)
(4) “2017(第十二屆)青島國際水大會”,青島,2017年6月。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青島市人民政府。支持單位:國際水協會,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鄭懷禮藥劑專場會議主席、做學術報告)
(5) “2017 全國城市污泥污染防治與資源(能源)化循環(huán)利用學術研討會”,重慶市, 5月18日-19日。主辦單位: 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重慶大學協辦。鄭懷禮(會議學術委員會委員,大會主持人之一, 作大會報告),
(6)11月9日出席臺北“第四屆海峽兩岸可持續(xù)城市發(fā)展”論壇
做學術報告一篇,
(7)鄭懷禮,2016年11月在臺灣參加一系列學術會議。主辦單位:臺灣大學,臺灣科技大學。這些會議包括:
1) 11月5日出席“第12屆國際可持續(xù)發(fā)展水環(huán)境”會議,2016年8月,成都
2) 11月6日出席高雄“第二屆海峽兩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挑戰(zhàn)”研討會
3) 11月7日出席臺北“海峽兩岸沿海區(qū)資源、環(huán)境與永續(xù)發(fā)展”學術研討會
4) 11月8日出席臺北“Symposium on Disaster Management for Resilience City:Sustainable Water Supply System”
(8)鄭懷禮(大會特邀報告)2016中國油田化學品協會年會暨全國水處理劑會,2016年8月。
(9)“金磚國家水論壇”會議,俄羅斯莫斯科,2016年9月27日-10月5日。
由俄羅斯聯邦教育與科學部主辦,并做學術報告。參加了圓桌會議,共同商量了有關水污染以及水資源方面的討論。
(10)2016青島國際脫鹽大會,時間:2016年6月27-30日, 中國.青島.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青島市人民政府。支持單位:國際水協會,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鄭懷禮藥劑專場會議主席、做學術報告)
(11)、鄭懷禮(分會場主持人),第十三屆水處理化學大會,南京,2016年5月。
(12)、鄭懷禮(大會報告),2015中國水處理技術研討會暨第35屆年會,江蘇省徐州市, 2015年10月12~14日。
(13)、鄭懷禮(分會場主持人),第十八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江蘇蘇州,2014年10月31-11月4日。
(14)、鄭懷禮(大會特邀報告),第十二屆全國水處理混凝技術研討會,太原 ,2013年7月。
(15)、鄭懷禮(分會場主持人),第十二屆水處理化學大會,天津,2014年10月。
(16)、鄭懷禮(分會場主持人,大會特邀報告),第九屆全國水處理混凝技術研討會,山東煙臺,2009年7月。
(17)、鄭懷禮(分會場主持人),第十一屆水處理化學大會,天津,2012.8.10-8.12。
(18)、鄭懷禮(大會特邀報告),第十屆全國水處理混凝技術研討會,江西南昌,2012年7月
(19)、鄭懷禮(分會場主持人),2010中國水處理技術研討會暨第30屆年會,天津,2010年8月。
(20)、鄭懷禮(分會場主持人),第十屆水處理化學會暨海峽兩岸水處理化學研討會,哈爾濱,2010年8月。
(21)、鄭懷禮(第三分會場主持人),低碳經濟與水處理材料,重慶-威爾士低碳技術研討會(分論壇三:資源綜合利用及環(huán)保技術論壇),重慶,2010.3.9。
(22)、鄭懷禮(第三分會場主持人),第八屆深、港、珠、澳供水屆學術交流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水質安全技術與管理研討會,澳門,2009.10.27-10.29。 [1]
獲獎記錄
編輯(1)、重慶市2016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獲獎名稱:高性能系列無機高分子混凝劑研究與應用(排名第一)
(2)、重慶市2017年度自然科學一等獎,獲獎名稱:高效水處理混凝劑及新型深度氧化方法基礎研究(排名第一)
(3)、重慶市2013年度技術發(fā)明二等獎,獲獎名稱:系列新型高效低耗水處理劑關鍵技術及其應用(證書號:2013-F-2-01-R01)(排名第一)
(4)、2014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學2等獎,獲獎名稱:高效水處理材料及新型高級氧化技術基礎研究(排名第一)
(5)、環(huán)保部2014 年度環(huán)境保護科技獎2等獎,獲獎名稱:高效混凝劑制備及耦合生物法污水處理及回用技術(三個單位聯合申報,重慶大學申報牽頭人)
(6)、湖南省2018年度自然科學三等獎,獲獎名稱:高效絮凝劑合成方法及其污染控制的構效關系研究(證書號:20182118-Z3-221-R02)(排名第二)
(7)、重慶市2009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獎名稱:小城鎮(zhèn)污水處理經濟適用技術體系研究與應用(證書號:2009-J-2-03-R05)(排名第五)
(8)、重慶市2006年度科技進步三等獎,獲獎名稱:中小城鎮(zhèn)缺氧/需氧組合式污水處理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證書號:LB060306505)(排名第五)
(9)、2016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聯合會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2)
(10)、鄭懷禮指導的市政工程專業(yè)博士研究生獲2011年度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
(11)、鄭懷禮指導的本科生團隊獲2011年全國“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西安世園會”專項競賽,獲三等獎。
(12)、鄭懷禮作為第一指導教師指導的本科生團隊2013年參加第十三屆“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全國競賽特等獎(當年西部地區(qū)高校唯一的特等獎)。該大學生創(chuàng)新團隊負責人2014年獲中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獎勵基金,全國僅10名,2014年8月在人民大會堂授獎,劉延東副總理出席。
(13)、鄭懷禮指導的博士研究生創(chuàng)新團隊獲得2013年重慶大學黃尚廉院士青年創(chuàng)新獎。
(14)、鄭懷禮指導的博士研究生創(chuàng)新團隊獲得2014年重慶大學黃尚廉院士青年創(chuàng)新獎。
(15)、指導的另一大學生創(chuàng)新團隊于2014年獲首批“小平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命名并獲中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獎勵基金(全國100支。2014年8月20日在人民大會堂授牌,劉延東副總理出席)。該團隊主要由博士、碩士研究生組成,獲命名情況曾被新華網、人民網、重慶日報、華龍網、重慶市政府網、網易等媒體廣泛報道。
(16)、指導的研究生創(chuàng)新團隊參加2015年度重慶市“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重慶市1等獎。


共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