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內湖和濕地,對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和抗洪患、防內澇作用巨大
南湖
金沙湖
金沙湖
本月底,全國海綿城市建設培訓班將在南寧市舉辦,來自全國31個。▍^(qū)、市)的建設廳領導和120個城市的市領導共同學習海綿城市建設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這個培訓班在南寧舉行,與獲得“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的南寧有什么牽連呢?南寧有何經驗做法?本報首先來回顧南寧申報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歷程,未來幾天將為讀者呈現南寧海綿城市建設的一些亮點。
海綿城市是城市建設新模式
海綿城市是近年來國家在城市建設中大力倡導的新模式。通俗地說,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huán)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從而讓水在城市中的遷移活動更加“自然”。
更具體地說,就是強調優(yōu)先利用植草溝、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綠色”措施來組織排放徑流雨水,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式”控制為主要規(guī)劃設計理念,先利用場地源頭設施對徑流進行促滲減排,部分徑流雨水可予以調蓄凈化和回收利用,最后實現安全有序排放。
未來三年獲16.5億元以上專項資金
獲得“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資格,就意味著南寧市在未來三年將獲得16.5億元以上的國家專項補貼資金,這也是南寧市繼去年獲得“國家節(jié)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三年15億元補貼資金之后,獲得的又一高額中央單項補助,是南寧市歷史上榮獲國家城市建設單項補貼最高的一次。
南寧市為此做了大量的試點基礎工作。首先,打造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基礎,2014年,南寧市森林覆蓋率達47.5%,建成區(qū)綠地率達36.64%,環(huán)境空氣質量指數優(yōu)良率達80%,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名列前茅。
其次,南寧市積實施了多個世行、亞行貸款支持的水治理項目,并實施了截污治污三年攻堅計劃(2013—2015),已投入300多億元推進“中國綠城”和“中國水城”建設,完成了一定規(guī)模的海綿城市工程。同時還創(chuàng)新城市生態(tài)治理的投融資模式。目前,“南寧海綿城市”的雛形已經隨處可見,大片植樹栽花、大幅提升綠地率,地面停車場鋪設多孔磚,人行道上鋪設透水磚,都在滿足城市居民使用功能之余,具備了內澇防治的“海綿”功能。
搭建管理框架完善機制體制
為申報海綿城市試點,南寧市成立了由市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完善相關機制體制建設,制定《南寧市既有建筑小區(qū)海綿城市建設改造項目評審和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南寧市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績效考評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
同時,要求將海綿城市建設納入土地出讓、“一書兩證”發(fā)放、施工圖審查、竣工驗收等環(huán)節(jié),加強建設過程的管控。此外,南寧市還在制訂財政鼓勵制度,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海綿城市建設,實行按效付費,探索投融資模式創(chuàng)新。
3月27日,北京。南寧市“進京趕考”——參加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競爭性評審答辯,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在參與答辯的全國22個城市中脫穎而出,一舉摘得“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評審答辯決賽桂冠。(記者 吳福大/文 賴有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