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為何總跑不過暴雨
新興城市最應該汲取的教訓是,讓城市走在暴雨前面,在建設中提前給城市注入“疫苗”,防患于未然。然而,當代中國的許多新城市建設,都似乎刪減了地下工程,而把地面上的樓層高度和華麗度作為“崛起”的象征。
一場暴雨,幾乎致殘中國最年輕的城市深圳。
150處道路積水,20多處片區(qū)內(nèi)澇,2000多輛汽車受淹,200航班取消,交通大動脈廣深高速暫停運轉(zhuǎn),廣深鐵路動車停運。除了街道上漂浮的汽車和抓起的魚,給人些許苦笑外,一個特大問號仍然不肯離開人們的腦際:住在這個城市可靠嗎?
萬幸的是,至今沒有死亡報告。而帶有嘲諷口吻的解釋,比如深圳的排水管是按“一年一遇”的標準建造的,是按照蘇聯(lián)模式建造的,也不怎么靠譜。在較早建成的羅湖、福田兩區(qū),水災就很輕,恰恰是近年新建的南山、寶安兩區(qū)以及快馬加鞭建設中的光明新區(qū)、龍華新區(qū),水災嚴重。
但無論存在怎樣的差別,都不能證明生活在這個城市就是安全的。要是加上雨中人們的德行突然“滑坡”,不遵守交通秩序,不保持出行的起碼規(guī)范,焦慮感會油然而生。城建質(zhì)量,基礎保障,都被一場雨沖刷出失誤,甚至是嚴重缺憾。
經(jīng)濟學家常說“后發(fā)優(yōu)勢”,無論新興城市還是新興經(jīng)濟體,都能汲取先行者的教訓,城市更完美,經(jīng)濟更健康。如果與發(fā)達國家的城市相比,深圳所顯示的似乎是相反的案例。
就城建而言,新興城市最應該汲取的教訓是,讓城市走在暴雨前面,在建設中提前給城市注入“疫苗”,防患于未然。水災、內(nèi)澇、污染、垃圾處理等等,在人類城市建設史上有豐厚的經(jīng)驗和慘痛的教訓,幾乎為新興城市提供了所有“備注”和現(xiàn)成的技術標準,但是當代中國的許多新城市建設,都似乎刪減了地下工程,而把地面上的樓層高度和華麗度作為“崛起”的象征。
筆者曾體驗過暴雨中的倫敦、巴黎、東京,行車困難,大雨傾盆,也有交通事故發(fā)生,但卻從沒有見過街道成河道,社區(qū)成水壩。究其原因,是這些地方在一次次的慘痛教訓后著力疏通地下管道,讓市民在非正常天氣下仍有充分的安全感和歸屬感。比如倫敦,從1861年起就在建設地下綜合管溝,把排水管、排污管、自來水管、煤氣管、電信線路一并綜合建設,現(xiàn)在倫敦有22條綜合管道,比地鐵線路還要多。即便如此,英國沒有停步,在新建的城市中采用更為嚴格的技術標準,并根據(jù)最新環(huán)保節(jié)能理論和技術,用法律形式把“可持續(xù)排水系統(tǒng)”作為一切建設的起始點。
對城市“排泄系統(tǒng)”的重視,世界各地有先有后。巴黎從1833年就開始布局地下水道系統(tǒng),前東德始于1964年,美國的城市地下綜合管線基本完成于1970年代,日本則完成于1990年代初期。這里有一個基本的標準,就是城市能夠抵御“五十年一遇”或“百年一遇”的暴雨。
按理說,中國地方政府在城建上擁有比其他國家更大的權力和主動性,在新興城市如深圳的建設上,該比先行性城市更具優(yōu)勢,更注重地下設施建設,但一次次的城市水災還是發(fā)生了。也因此,歐美的媒體只刊發(fā)深圳水災圖片,而不作更深入的報道,很有“無語”之感。
無論是深圳還是別的城市,城市擴張的規(guī)模和速度可能會超出想象,但降雨量的數(shù)據(jù)還是有記錄可查。那么為什么不能根據(jù)大自然提供的依據(jù),來好好計算一下“排泄系統(tǒng)”的建構(gòu)?為什么總崇拜想象中只吃不拉的貔貅,而不能從自然原理來考慮城市建設的未來?
需要改變的不僅有政績觀、效率觀,還要改變決策方式,尤其是科學家逆耳的忠言。深圳目前的尷尬本來都可避免,專業(yè)人士早就提出建設性意見,但為什么沒有被決策者聽進去?
陳冰(學者)
(來自人民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