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真:
+86-21-5854 0300
|
電話:
+86-21-6081 5100
|
費斯托(中國)有限公司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云橋路1156號
201 206
|
新聞稿
日期:2013/10/23
編號:
CC_2_Industry4.0
|
Festo 采取整體方案應對“產業(yè)集成化”主題
離散式系統(tǒng)智能,是一種高度靈活且簡便的設備工程和調試系統(tǒng)——在未來的生產運作中,網絡無處不在,將真實和虛擬世界連為一體。核心問題不僅技術發(fā)展方面的,也有社會層面的。Festo全方位多角度分析這一生產革新,并與商業(yè)和科技合作伙伴一起在新解決方案和技術上深入研究。
全球生產領域正在發(fā)生根本性變化,并被冠以“產業(yè) 4.0”這樣的課題來探討這種變化。預計在未來,現代信息和通訊技術將與傳統(tǒng)產業(yè)過程融為一體。“我們通過與工業(yè)領域和科技領域合作伙伴的協作來應對這些改變,并在發(fā)展新技術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Festo 集團負責研究與項目戰(zhàn)略的副總裁Peter Post 博士說。Festo從不同視角整體性地考慮生產系統(tǒng)的發(fā)展,同時不僅關注技術,還關注人機合作以及培訓等其它因素。
智能元件
未來生產系統(tǒng)的基礎是智能元件離散式自主運行的機電一體化模塊。工廠中央控制系統(tǒng)必然會進一步發(fā)展,但同時,會更頻繁地使用離散式自我管理元件的原理,使這些元件可執(zhí)行更高級控制系統(tǒng)所分配的任務。為了實現這種整個系統(tǒng)的聯網,Festo 正致力于深入的技術研發(fā),如精確工程和微系統(tǒng)技術。
人機合作
當然,Festo 不僅僅關注技術本身。公司關注的另一核心問題是人機合作。例如,在未來,機器人會主動協助工人進行手工操作。人類具備高度靈活性,可在短時間內掌控大量任務。另一方面,現在的設備卻經常是靜態(tài)的,但能夠迅速、準確且有力地完成工作。挑戰(zhàn)在于將兩個領域相結合: 在未來,技術必須能夠根據不斷變化的參數和人類的干預進行調節(jié)。即使在今天,這種發(fā)展已有示例出現——Festo 獲獎的仿生抓取助手(2010 年德國未來獎)和 ExoHand(2012 年赫爾墨斯獎提名獎)。
培訓工廠內的面向未來教學
Festo 的活動并非局限于生產操作——我們還關注對未來生產環(huán)境下新一代技術員工的培訓。利用一站式培訓工廠和實驗室解決方案,Festo Didactic 提供了機電一體化和自動化技術方面的面向未來教育的必要工具。這在基于 Festo 模塊化生產系統(tǒng) MPS®的培訓工廠得以展現。這種方式確保了以易于理解的方式教授當前熱門課題,如 RFID 技術、智能聯網、能效和工況監(jiān)控。
不斷發(fā)展進步
在未來,機器、元件和工件將通過網絡緊密相連并彼此交流。許多必要功能已經應用于當今的自動化技術中,例如,帶診斷功能的真空抓手或帶集成式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閥島,還有目前仍在研究階段的其它技術。Post 教授強調:“‘產業(yè) 4.0’對我們來說是高度跨學科的未來項目,我們在為此不懈努力。”
Festo 和“產業(yè) 4.0”
作為未來項目一部分的“產業(yè) 4.0”,由德國技術科學院( Acatech) 領導,Festo 參與其中兩個工作組 -“智能工廠”和“人類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