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8848前言:對于在瓶裝水中發(fā)現(xiàn)大量納米塑料碎片的問題,專家們對此表示高度關注。首先,納米塑料的存在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尚未完全明確,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評估。雖然目前的研究尚未證明納米塑料對人體健康有直接危害,但它們可能對人體的細胞和組織產(chǎn)生潛在的影響,因此需要謹慎對待。
其次,對于這種問題的解決方案,專家們建議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強水源的凈化處理、改進塑料制品的制造和回收技術、提高公眾對塑料污染的認識等。此外,政府和相關機構也需要加強監(jiān)管和管理,以限制塑料垃圾的產(chǎn)生和排放,保護水資源免受污染。
最后,專家們也提醒人們注意個人行為的改變,盡量減少使用塑料制品,選擇可重復使用的水瓶等,以減少塑料垃圾的產(chǎn)生和對環(huán)境的污染。雖然目前對于納米塑料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評估,但人們應該意識到自身行為對環(huán)境的影響,并采取積極的措施來保護環(huán)境。
研究稱在美國瓶裝水中發(fā)現(xiàn)大量納米塑料碎片,每升水11萬個
科學家利用激光對瓶裝水中數(shù)十萬個以前看不見的微小塑料顆粒進行了成像。Naixin Qian, 哥倫比亞大學
北京時間1月9日凌晨,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fā)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稱,使用最新的檢測技術,研究人員在美國三種暢銷瓶裝水中發(fā)現(xiàn)大量微小塑料顆粒:每升瓶裝水中發(fā)現(xiàn)了11萬-37萬個塑料顆粒。其中,90%的塑料顆粒小于1微米,被稱為納米塑料。它們在此前的檢測中被忽視。
研究人員未透露這些瓶裝水的具體品牌。
該論文的標題是《利用SRS顯微鏡對納米塑料進行快速單顆;瘜W成像》(Rapid single-particle chemical imaging of nanoplastics by SRS microscopy)。
納米塑料與微塑料不同。因為納米塑料更加微小,它們可以通過腸道或肺部細胞,進入血液,甚至抵達心臟和大腦。納米塑料甚至會穿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nèi)。
人類頭發(fā)的直徑約為70微米。微塑料被定義為尺寸從5毫米到1微米的塑料碎片。而納米塑料是尺寸小于1微米的顆粒,以十億分之一米為單位進行測量。
從極地冰層到土壤、飲用水和食物,研究人員稱,“有一個巨大的納米塑料世界有待研究。”
2018年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瓶裝水中的塑料顆粒含量達平均每升含有325個。
但最新發(fā)表的這項新研究使用了一種被稱為受激拉曼散射顯微鏡(SRS)的檢測技術。兩束被調(diào)諧的激光使特定分子共振,來探測樣品。研究人員還計劃用該技術來檢測自來水。他們還將與環(huán)境健康專家合作,測量各種人體組織中的納米塑料,并檢查它們對發(fā)育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影響。
全球每年的塑料產(chǎn)量接近4億噸。每年有超過3000萬噸的塑料被傾倒在水中或陸地上。許多由塑料制成的產(chǎn)品,包括合成紡織品,在使用過程中會脫落塑料顆粒。與天然有機物不同,大多數(shù)塑料不會分解成相對良性的物質。它們只是分裂成具有相同化學成分的越來越小的顆粒。除了單分子之外,理論上它們的大小沒有限制。
研究人員確定了前述瓶裝水中7種特定的納米塑料顆粒,比如聚苯乙烯、聚氯乙烯、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一種尼龍)等。
聚酰胺顆?赡軄碜匝b瓶前用于過濾凈化水的塑料過濾器,這種顆粒的數(shù)量超過了PET。
PET是很多塑料瓶的材料。當瓶子受到擠壓或受熱時,塑料顆粒可能脫落而進入水中。當人們反復打開或關閉蓋子時,磨損產(chǎn)生的塑料顆粒也會進入水中。
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是,研究人員尋找到7種塑料顆粒類型僅占他們在樣本中發(fā)現(xiàn)的所有納米顆粒的10%左右。而其余的塑料顆粒是什么,人們還不知道。
論文鏈接:10.1073/pnas.230058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