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爆料,鐵四院的待遇真香?
每晚10點,關注我了解更多設計院的故事!
編輯|還是叫XX吧
圖|莫高窟一角
頭圖是莫高窟一角,我在敦煌參觀洞窟時,講解員就介紹說:
目前看到的洞窟外的防護工程(突出洞窟的部分),是80年代在鄧爺爺的指示下,由當時的鐵道兵修建的。
上世紀末裁軍后,鐵道兵就從部隊轉成工程局,也就是現(xiàn)在中國鐵建集團的前身,鐵四院隸屬于中國鐵建。
所以四舍五入一下,就算鐵四院干的啦!
以上內容主要是湊字數,為了引出今天后臺讀者的分享,涉及武漢鐵四院的待遇、工作氛圍以及未來發(fā)展等等。
以下正文:
你好XX,也看了你不少文章,來投稿分享一下武漢鐵某院的實際情況吧。
主要從工資待遇、工作強度、公司發(fā)展、個人發(fā)展幾個方面談一下。
工資待遇
收入總體來說相對其他行業(yè)很差,在業(yè)內還是在第一梯隊。
但是年輕人收入普遍不行,另外不同部門不用院的收入天差地別,如果有入職想法一定要找到內部人士進行詳細了解,進去后再想轉崗沒有過硬的關系難度較大。
工作強度
生產部門普遍一年加班一千多小時,駐外300多天是常態(tài),沒什么生活體驗,像僵尸一樣。
職能部門很不錯,但是不是一般人可以進的
公司發(fā)展
公司目前規(guī)模很大,六千人,但是作為一個設計院可能有一大半人電腦里都是沒有CAD的,繁多的職能部門,多如牛毛的中層管理,畫圖工要養(yǎng)活很多人。
個人發(fā)展
走技術路線的話基本上專冊或者項目總體就到頭了,收入的話8~10年后目前封頂在30~50萬之間,收入有明顯下降的趨勢,不過生活體驗的話肯定是沒有的。
總結來說
應屆生想進去的話一個是要提前打聽好部門的詳細情況,第二個是要提前梳理家里有沒有相關的關系可以去往職能部門。
只推薦職能部門不推薦生產部門。
我的觀點
從昨晚發(fā)布的文章來看,鐵四院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不管是投標項目數量還是中標項目,都屬于穩(wěn)穩(wěn)的第一梯隊。
結合過去公眾號讀者分享的收入情況,即便是在以高薪著稱的鐵路設計院中,鐵四院的收入也很有競爭力(到手高于鐵三院)。
畢竟大多數行業(yè)設計院,普通畫圖匠干到退休,也拿不到50萬。
不過各大鐵路系設計院普遍存在的問題,鐵四院也有。
比如:
極高的工作強度
年加班一千小時,出差300天,這應該不是常態(tài),但確實有部分員工會經歷到。
收入分配不公
生產部門工作強度遠高于職能部門,但收入卻高得有限,加上職能部門員工大多脫離生產一線,造成雙方矛盾越來越大。
不過相比于前段時間分享的中TZX,職能部門收入甚至高于生產部門,還算可以?
機構臃腫
設計院體量規(guī)模上去后,會派生出很多職能部門和中層管理職務。
一般來講,雖然部門多了,但這部分人員占比不會太高,可在鐵路系設計院中就比較奇怪,非生產人員占比相當高。
這意味著一個畫圖匠的產值,需要養(yǎng)活的人多于其他行業(yè)設計院,這一點似乎是鐵路院的通病。
就像我之前了解到的設計院中,辦公室有個負責宣傳的小科室就算不錯了,但鐵路院一般都有單獨的宣傳部,且院里地位很高。
關系戶太多
以前我一直以為相對開放的行業(yè)設計院關系戶會比較多,因為關系戶確實能帶來市場,算是另類的勞動力。
但鐵路這樣相對封閉的行業(yè),關系戶竟然這么多,是我沒想到的。
可能壟斷了,反而更得講關系,其次才是實力。
就像讀者分享的那樣,如果要入職鐵四院,要先打聽好效益不錯的部門,有關系趕緊用起來,盡量安排去職能部門。
這意味著:
一、職能部門確實性價比高于生產部門,哪怕是效益好的所;
二、找關系進職能部門似乎是鐵四院員工的共識,職能部門中充斥著大量的關系戶。
職能部門原本是作為生產部門的支撐而存在的,關系戶一多,慢慢也就成了管理生產部門的存在了。
也難怪底層的畫圖匠有怨言。
二八分化的定律從財富分配上衍生到了工作中,少數優(yōu)質的工作只掌握在20%的人手中,而大部分性價比略低的工作,都由普通人承擔。
這里的工作不是指鐵四院內部,而是整體就業(yè)環(huán)境,畢竟鐵四院本身也是極優(yōu)質的工作單位,所以關系戶比例會更高。
最后,作個小結
1.鐵四院收入很高,行業(yè)頭部,不和極少數寶藏設計院相比,鐵四院競爭力極強。
2.鐵四院技術實力雄厚,項目拿到手軟,但也意味著普通畫圖匠的工作強度極高。
3.鐵路院的通病,鐵四院也有,比如職能部門臃腫,關系戶較多等等,這個需要自己取舍,畢竟收入不錯啊。
4.考慮到武漢當地的房價,以及湖北其他幾家設計院,鐵四院算是湖北地區(qū)設計院中,極好的選擇了。
5.文章且看且珍惜,也許過幾天又得刪文,大家多多轉發(fā),在有限的時間里讓更多人看到!
今天的分享就是這些,還沒關注的朋友記得順手點個關注啊,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