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一個島國,地少人多、土地資源不足,因此新加坡非常重視城市規(guī)劃。上世紀90年代末,新加坡首次在濱海灣推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如今濱海灣項目已成為新加坡在地下空間開發(fā)利用方面的一個成功案例。
很多人都熟悉位于新加坡濱海灣、外表呈帆船造型的金沙酒店,但很少有人知道濱海灣一帶的地下隱藏著一條集納了該地區(qū)供水管道、通信電纜、電力電纜的綜合管廊,而這條地下綜合管廊也是保障濱海灣成為世界級商業(yè)和金融中心的 “生命線”。
據(jù)介紹,這條地下綜合管廊距地面3米,全長3.9公里,工程耗資8億新元 (約合35.86億元人民幣),集納了供水管道、電力和通信電纜,甚至垃圾收集系統(tǒng)。
在一些建立較早的城市,上述這些管線都是在城市發(fā)展的不同階段敷設,由此增加了維修和保養(yǎng)的成本。而綜合管廊的建設,就是把各類管線系統(tǒng)集納在一起同步規(guī)劃、同步建設,避免了此后管線敷設帶來的道路重復開挖和對城市交通的影響。同時,“一次投入、長期受益”的做法能夠降低運營、維修成本,便于高效管理。濱海灣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成功,體現(xiàn)了新加坡在市政建設方面一直堅持的 “先規(guī)劃后建設、先地下后地上”“需求未到、基礎設施先行”的理念。
除了地下管廊建設,新加坡還注重開發(fā)利用一系列與其地質構造和發(fā)展水平相適應的地下空間工程,如地下停車場、地下儲存庫、大型地下公共空間等。
很多人都熟悉位于新加坡濱海灣、外表呈帆船造型的金沙酒店,但很少有人知道濱海灣一帶的地下隱藏著一條集納了該地區(qū)供水管道、通信電纜、電力電纜的綜合管廊,而這條地下綜合管廊也是保障濱海灣成為世界級商業(yè)和金融中心的 “生命線”。
據(jù)介紹,這條地下綜合管廊距地面3米,全長3.9公里,工程耗資8億新元 (約合35.86億元人民幣),集納了供水管道、電力和通信電纜,甚至垃圾收集系統(tǒng)。
在一些建立較早的城市,上述這些管線都是在城市發(fā)展的不同階段敷設,由此增加了維修和保養(yǎng)的成本。而綜合管廊的建設,就是把各類管線系統(tǒng)集納在一起同步規(guī)劃、同步建設,避免了此后管線敷設帶來的道路重復開挖和對城市交通的影響。同時,“一次投入、長期受益”的做法能夠降低運營、維修成本,便于高效管理。濱海灣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成功,體現(xiàn)了新加坡在市政建設方面一直堅持的 “先規(guī)劃后建設、先地下后地上”“需求未到、基礎設施先行”的理念。
除了地下管廊建設,新加坡還注重開發(fā)利用一系列與其地質構造和發(fā)展水平相適應的地下空間工程,如地下停車場、地下儲存庫、大型地下公共空間等。
A3 一勞永逸:解密新加坡地下綜合管廊
時間:2015-08-30 來源:人民鐵道報 作者:包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