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相關人士指出,當前“海綿城市”建設仍存在“標準低、欠賬多”等挑戰(zhàn),亟待從觀念上轉變城市規(guī)劃理念,加強部門聯動,給予必要的技術和法律保障。
新華社記者李勁峰 馮國棟
武漢(CNFIN.COM / XINHUA08.COM)--今年初,武漢通過“2+N”模式啟動國家“海綿城市”試點。入夏來,老舊城區(qū)重現“看海模式”,而青山江灘等“海綿城市”示范效果開始顯現。相關人士指出,當前“海綿城市”建設仍存在“標準低、欠賬多”等挑戰(zhàn),亟待從觀念上轉變城市規(guī)劃理念,加強部門聯動,給予必要的技術和法律保障。
多年飽受內澇困擾 “海綿”示范效果初顯
7月23日,一場1998年以來最強暴雨挑戰(zhàn)武漢市政排水系統(tǒng)。武漢市內發(fā)生嚴重內澇,全城大范圍漬水和堵車。有網民調侃,“水深深,雨猛猛,多少人車淹雨中。”
內澇發(fā)生后,武漢啟動排漬二級應急響應。武漢市委、市政府對全市排水排漬工作進行調度,水務部門全員到崗,公安、交警、氣象等官方微博密集發(fā)布氣象、路況及預警直播,全城各電臺網絡媒體及政務平臺短信全程跟蹤警示。截至7月25日,排澇搶險全部完成。
武漢水資源豐富,“優(yōu)于水”也“憂于水”。今年4月,武漢成為國家首批16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之一。為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武漢市采取“2+N”模式開展試點建設和探索。“2”就是一舊一新兩處示范區(qū),青山示范區(qū)面積23平方公里,四新示范區(qū)面積約15平方公里;“N”就是全市所有的新建項目,不管在不在示范區(qū)內,都要按照海綿城市的建設要求進行規(guī)劃審批。
當武漢市其他地區(qū)在積極應對內澇之困時,融入了“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的武漢市青山區(qū)江灘則是另一番景象:傾盆暴雨落到土坡、林地、草坡、透水地面和木制棧道表面后,匯集到一條生態(tài)草溝里,雨水在這里自然過濾吸收;除一條應急防汛通道、兒童游樂場及健身場地外,這里極少看到硬化道路和水泥管涵。
武漢市水務局副局長張斐介紹,青山區(qū)江灘景觀道路邊的生態(tài)草溝,可自行收集路面雨水;廣場硬地的透水鋪裝材料下埋設導水盲溝或盲管,把來不及下滲的雨水匯集到景觀水系中,雨水通過景觀水系內種植的挺水和沉水植物生態(tài)過濾后,補充地下水。
武漢市城市防洪勘測設計院副院長孟建軍介紹,景觀設計中注入了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景觀材料選用節(jié)能環(huán)保的耐候鋼、防腐木、透水地面、彩色防滑地面等材料,引入雨水花園的概念,生態(tài)化收集場地內地表水,并通過植物根系和泥土對雨水進行過濾,讓其恢復大自然的海綿狀態(tài)。
武漢市水務局排水處副處長劉青表示,在未來三年內,武漢市將投入102億元,建設透水、蓄水、排水功能完善的“海綿城市”。到2017年末,七成以上的雨水要能回收利用;地表水達到四類標準;內澇防治標準提高到二十年一遇;防洪體系達到百年一遇標準;水面保持率100%,生態(tài)護坡達到50%,形成一套海綿城市規(guī)劃建設的管控體系。
標準低欠賬多湖泊銳減 城市排漬面臨多種挑戰(zhàn)
據孟建軍等人介紹,武漢市排水設施非常薄弱,排水設施先天不足,城市內澇風險仍然存在,主要有以下問題:
一是排水規(guī)劃標準偏低。武漢現有排水管網只能應對一年一遇暴雨,與國家要求有效應對50年一遇的標準仍有差距。
二是排水建設不配套、欠賬多。武漢現有出江泵站抽排能力959立方米/秒,能力不足規(guī)劃需求的一半,全市骨干排水管網缺口達400公里以上。比如,黃浦路泵站建于上世紀70年代,完全滿足不了永清街、黃浦大街等一帶的排水需要。
三是排水設施養(yǎng)護投入不足。武漢排水設施總量大,老化嚴重,加之維護經費不足,養(yǎng)護手段落后等因素影響,疏浚養(yǎng)護要求高,日常維護工作壓力大。當前城市建設速度加快,而排水管網建設卻沒有跟上來。特別是原來的城中村、城鄉(xiāng)接合部(如后湖、白沙洲、夾套河、黃金口、四新、丹水池、華安里等地)還沒有完善的排水系統(tǒng)。
武漢市規(guī)劃局、水務局等相關負責人指出,盡管2012年武漢市政府出臺《武漢市城市排漬應急聯動工作預案》,但當前仍面臨部門之間協(xié)調、聯動的難題,需進一步加強排漬應急聯動工作。
此外,有專家表示,武漢湖泊調蓄和水質保護存在矛盾,同時部分湖泊養(yǎng)殖與調蓄、景觀存在矛盾,致使湖泊調蓄能力難以充分發(fā)揮。
武漢大學資源環(huán)境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教授張萬順表認為,武漢曾經懷抱著100多個湖泊,中國唯一,世界少見。然而,近年武漢也成為被戲言“看海”的城市;同時,武漢城區(qū)的湖泊從建國初的127個,已經銳減到38個,平均每兩年消失3個湖泊。他指出,武漢湖泊容積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不有利于城市排漬和防洪防澇。
技術和法律規(guī)范應先行 傳統(tǒng)城建理念有待轉變
對于建設海綿城市,武漢市相關部門寄予很大期待。根據規(guī)劃,改造完成后,武漢市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在70%以上。在兩個示范區(qū),每年將有3600多萬立方米、超過三個半沙湖的水量被留在區(qū)域內,就地消化,使內澇不再是城市運行的“心病”。
張斐介紹說,建設海綿城市,有助于當前解決“內不能蓄、外不敢排”的治水難題。“以沙湖茶港閘口為例,如遇強降水,閘口開早了會污染湖泊,開晚了則會導致城區(qū)內澇漬水。不管是污染還是內澇,我們都會被問責,所以壓力一直很大。”
然而,建設海綿城市仍然面臨不少困難。
一是缺少統(tǒng)一的技術和法律規(guī)范,需試點城市不斷摸索。劉青說,國家層面只有2014年11月2日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印發(fā)的《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但對具體怎么建、建成什么樣子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各個城市可以結合自身實際做出特色。
二是城市建設和規(guī)劃理念亟待轉變。按照“海綿城市”的理念,“工程治水”與“生態(tài)治水”要并舉,變“簡單排水”為“綜合用水”。但傳統(tǒng)城市建設模式,過多追求“硬化率”,排水主要靠管渠、泵站,這種排水模式不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增加了下游的排水壓力。
“海綿城市強調優(yōu)先利用植草溝、雨水花園等綠色措施組織排水,這就需要轉變以往的審美理念。武漢鼓勵已批在建和已批未建的城建項目,按照海綿城市標準調整設計和概算,并對其進行獎勵或者補貼;對未批未建的項目,則要求必須按照海綿城市新標準建設。對老居民小區(qū)的海綿性改造,沒有居民的配合、理解和支持,也難以成功。”張斐說。為此,武漢將搭建以規(guī)劃部門為主導,道路、園林、建筑、水務等部門參與的海綿城市協(xié)同建設格局。
今后3年,武漢擬投資107億元,支持全市開展海綿城市建設、改造和管理機制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中央財政也將撥款15億元予以支持。這些資金將主要用于居住小區(qū)、公共綠化、道路海綿性改造和排水系統(tǒng)建設、水生態(tài)修復等7大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