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通南北,江淮間將辟“黃金水道”
引江濟淮工程除調水外,還為淮河通江達海開辟新航道,可通航千噸級輪船
輸水線路總長1337公里的引江濟淮工程被稱為安徽的“南水北調”,共分為引江濟巢、江淮溝通和江水北送三段。此項工程涉及區(qū)域之廣、建設難度之大,均是我省歷史上少有的。6月24日傍晚,記者來到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在引江濟淮工程項目相關負責人的娓娓道來中,一幅橫亙江淮的現代大運河圖景展現在記者面前。
江淮運河打通黃金水道
這位負責人指著地圖向記者介紹,引江濟淮工程起于樅陽引江樞紐,經廬江節(jié)制樞紐至派河口,再從派河口流入巢湖。而派河口的位置至關重要,在派河大橋上游約150米處的河道上,未來將新建派河泵站樞紐工程,它是引江濟淮中段——江淮溝通的南起點。
“派河泵站樞紐將江水提升引入派河, 同時拓寬挖深現有的派河輸水河道,切開江淮分水嶺,江水通過派河泵站提水至蜀山泵站樞紐,蜀山泵站將派河河道下游輸送的水由7.6米提升至22.5米,抵達江淮分水嶺,繼續(xù)向北注入淮河、東淝河。”這位負責人介紹說,計劃中的派河泵站可通千噸級船舶。
據水利專家介紹,江淮溝通肩負著調水和通航的雙重任務,將來能夠通行千噸級船舶,為國內內河航運通航的最高標準。引江濟淮工程計劃結合引江濟淮溝通條件,建設江淮運河。自巢湖-派河口-駱郢樞紐-江淮分水嶺-東淝河-瓦埠河-東淝河口-淮河,然后向北連接淮河干流航道并輻射淮北的沙潁河等多條航道,向南連接長江干流黃金航道并輻射江南的蕪申運河,形成內陸既京杭大運河之后的第二條人工大運河,全長800多公里。
“將來阜陽港、淮南港、合肥港、蕪湖港等港口都要升級改造。”這位負責人介紹說,江淮大運河溝通淮河長江,為淮河的通江達海開辟出一條“黃金水道”。
分水嶺南北共享一江水
江水自巢湖順著派河一路向北流去,在肥西境內的江淮分水嶺處遭遇阻隔。這是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分界線,海拔100米到300米,是合肥地勢最高的地方。地處此間的肥西將軍嶺,至今還留有古“江淮運河”的遺跡。
相傳三國時期,因運送糧草需要,曹操在江淮分水嶺上開挖河道,企圖溝通江淮,誰料此處河道挖好又被泥沙覆蓋,周而復始,最終未成。而今,這一夢想終將得圓。
如何溝通江淮分水嶺,并滿足通航要求,這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據介紹,分水嶺寬約32公里,巢湖的派河和淮河的東淝河隔嶺相望。“此處土壤為膨脹土,施工難度大。”水利專家介紹,起初提出隧洞的方式,施工難度較小,但為了通航,穿越分水嶺最終采取了修建明渠的方式,最深處要挖至45米,在大柏店東北側處江淮分水嶺的鞍部通過,將派河和東淝河溝通起來。
記者了解到,除了施工上的難點,還要考慮將調水與航運、治污、防洪系統(tǒng)結合起來,涉及面非常廣。“包括是否會影響到長江的水生態(tài)環(huán)境,江水中魚洄游的習性會不會因此受到改變,能否保證一江清水不受污染地引入淮河,這些都需要經過反復的科學論證。”這位負責人說。
“引江濟淮”工程明年或開建 將辟“黃金水道”
+2014年6月27日09:19安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