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很多大城市都面臨著“污泥圍城”的難題。倘若處理不當,污泥將成為巨大的環(huán)境隱患。那如何才能讓污水處理完后剩余的大量污泥找到真正減量化、資源化的出路?近日,記者從浙江省寧海縣水務集團獲悉,該集團正在全力破解這個難題,在全面提升城市污水處理排放標準的基礎上,引進先進工藝加大污泥處理力度。
“最先,我縣污泥處置方式以填埋為主。”城北污泥處理廠負責人應建江說,污泥處理是讓他們最頭痛的事情,因為填埋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填埋場有限的容量,同時填埋也極易造成二次污染,特別是一些工業(yè)廢水產生的污泥可能會含有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為此,經過多方調研、探索與實踐,縣水務集團最終確定了目前較先進的分級分相厭氧消化加深度脫水處理工藝,并于2012年4月建成城北污泥處理廠。
記者了解到,城北污泥處理廠污泥的總處理能力為150噸/日(含水率80%),其中一期工程為75噸/日。該廠的污泥來源主要是城北污水處理廠脫水污泥、其他鄉(xiāng)鎮(zhèn)污水處理廠的脫水污泥、企業(yè)生化處理污泥、城市有機垃圾等,通過“分級分相厭氧消化+深度脫水+土地利用”工藝路線,將這些污泥等有機廢棄物進行集中厭氧處理。在整個處理過程中,污泥經厭氧消化,產生的沼氣經脫硫后進行沼氣發(fā)電,發(fā)電中產生的余熱循環(huán)到消化過程的高溫、中溫反應罐;沼氣發(fā)電接入到城北污水處理廠供生產需要;最后深度脫水后的泥餅含水率在60%左右,經堆放一個月后,泥餅含水率降至40%以下,作為園林綠化覆土使用。該項目既充分體現(xiàn)了污泥處理處置的“四化”要求,實現(xiàn)了生態(tài)循環(huán),又體現(xiàn)了經濟效益、環(huán)境效益、社會效益的有效統(tǒng)一。應建江說,城北污泥處理廠也是國內首個采用城市污泥溫度分級——生物分相厭氧消化新工藝工程,被國家發(fā)改委、住建部等部門推薦為污泥處理處置示范項目,并被列入國家科技部863工程的研究課題。
“自2012年4月試運行以來,經過一年多的調試運作,城北污泥處理廠逐步走入正軌。”縣水務集團總經理潘曉春告訴記者,截至2013年5月底,城北污泥處理廠累計接納本單位污泥量19790噸,接納其他企業(yè)污泥量747噸,發(fā)電量為71084千瓦時,產出沼氣322563立方,產出泥餅6591噸,產出的部分泥餅用于大森林建設,作為綠化覆土用,使用效果良好,從而實現(xiàn)了“減量化、無害化、穩(wěn)定化和資源化”目標,為寧?h的生態(tài)文明建設作出了新的貢獻。
浙江寧海污泥沼氣發(fā)電變廢為寶
(2013-07-12 15:11)作者: 來源:北極星火力發(fā)電網 媒體對寧海城北污泥處理處置項目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