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中的科學 | 西溪濕地大自然,孕育了老杭城的底蘊
在西溪濕地東南部,有這樣一座被綠植包圍的清水混凝建筑,在空中俯視像一棵“新芽”,與西溪濕地的景觀融為一體,這里就是中國濕地博物館。
走進這座奇妙的建筑,可以看到西溪濕地清麗秀美的自然風光,可以觀察中國典型濕地的場景,可以體驗世界各地豐富多彩的濕地文化。
從2023年9月開始,這座奇妙的濕地王國將閉門一段時間,進行大規(guī)模整修,期待它的重新開放后的新顏。
中國濕地博物館外觀
在西溪濕地看見濕地世界
對于杭州人來說,一說到“濕地”,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西溪濕地了。但你知道什么是濕地嗎?按照國際濕地公約的規(guī)定,濕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或暫時的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靜止或流動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淺海區(qū)域。簡單來說,濕地就是陸地上的各種水域,以及海岸帶和海域水深不超過6米的過渡地段。
濕地與海洋、森林一起并稱為地球三大生態(tài)系統(tǒng),占全球土地面積的6.4%,被譽為“地球之腎”和“物種基因庫”,儲存了全世界40%以上已知物種。全球共有超過10億人依靠濕地為生,相當于大約每8個人中就有一個人依靠著濕地生活。
被稱作“地球碳庫”的西西伯利亞泥炭沼澤上孕育著瀕危的沼澤植物,棲息著瀕危的鳥類動物;公認的最神秘的“生命王國”亞馬遜河流濕地上榕樹成林,滋潤著南美洲廣袤的土地;非洲“生命之湖”維多利亞湖泊濕地樹林茂密,牧草豐富,獅子、大象、斑馬、長頸鹿等野生生物隨處可見;“透明清澈的海中野生王國”澳大利亞大堡礁在潮落時分形成繽紛多彩的珊瑚島,儒艮、綠海龜也棲息于其中;世界上分布面積最大的紅樹林位于印尼,紅樹林擁有密集而發(fā)達的根系牢牢地扎入淤泥之中,在海浪的沖擊下也屹立不倒;美國落羽杉森林沼澤由古老的第三紀孑遺植物落羽松組成,森林茂密,黃冠夜鷺、林鴛鴦、白頭海雕棲息于其中……
沼澤、湖泊、河流、海灘……自然濕地的類型豐富多樣。沿著潺潺流淌的疊水,聽著悅耳鳥鳴,遠離城市的喧囂,不論是典型的紅樹林濕地,還是落羽杉沼澤濕地,在中國濕地博物館都進行了場景復原。在一個序廳的面積內,就能了解到位于世界不同地點的不同類型的濕地之美。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介紹,如果大家想要近距離查看不同類型的濕地,在中國濕地博物館就可以了。
校園博物館的小講解員在展廳為游客講解
西溪濕地實景成為鎮(zhèn)館之寶
位于丘陵山地與平原之間,西溪濕地擁有豐富的水生資源,孕育著著獨特西溪風光和水鄉(xiāng)文化。順著導覽指示,走進博物館二樓的西溪廳,一種“以舟為馬,以水為田,以橋為路,以島為家”的獨特的水鄉(xiāng)生活便展現(xiàn)在了眼前。
歷史上的西溪景色怡人,恬靜的人居環(huán)境以及自給自足的農(nóng)耕生活,仿佛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成群的家養(yǎng)鵝在水邊戲水,漁夫泛舟于兩岸長滿蘆葦?shù)乃,石板路蜿蜒?jīng)過農(nóng)家門前,一幅幅西溪歷史影像呈現(xiàn)在展廳的墻壁上,拼湊出舊時西溪的生活圖景。
作為一個典型的次生濕地,西溪不僅擁有著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也孕育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的老杭城文化底蘊。進入西溪的農(nóng)家廚房,八仙桌上擺放著四道當?shù)赜忻霓r(nóng)家菜:魚頭豆腐、腩肉春筍、蔥爆黃鱔、清湯魚圓,在每道菜肴上方伸手一揮,投影屏就會播放相應的菜肴制作工序。
當?shù)厝瞬粌H善于烹制美味佳肴,更是心靈手巧,會編織各種農(nóng)具。展廳門上掛著的花籃,就是在2009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的西溪小花籃。在上世紀40年代,不同花式的品種多達12個,編織好的小花籃作為裝飾品或包裝盒一度遠銷日本等國家。
要說在中國濕地博物館最美的一處場景是哪里?不少來訪的參觀者都會說,是在碼頭欣賞西溪濕地的美景。從館內側門出去,正好可經(jīng)由門口的碼頭,徒步走到濕地一隅,飽覽水光瀲滟、山色涳濛的西溪美景。清風微拂,白鷺爭渡……作為杭州最具代表性自然濕地景觀之一,與場館接壤的西溪濕地實景不僅處處蘊含著動人的風光,也成為了該館“最寶貴的館藏”和“最原生態(tài)的展品”。
現(xiàn)在的西溪濕地已經(jīng)成為了我國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nóng)耕濕地、文化濕地于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這是今人共同努力維護濕地生態(tài)的成果。
趣味科普課程受到孩子追捧
緊緊圍繞濕地科普宣教主題,中國濕地博物館深度挖掘與濕地相關的科學、人文、藝術等領域知識,宣傳濕地科普知識、推廣濕地歷史文化。經(jīng)過多年探索實踐,形成“一賽三課”濕地科普課程體系。
濕地主題繪畫大賽獲獎作品展
由中國濕地博物館主辦的濕地主題繪畫大賽已經(jīng)連續(xù)舉辦十二年,今年大賽自2月2日世界濕地日開始啟動便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不同年齡段的小朋友和大朋友的投稿。9歲的駱淳淳告訴記者,她對濕地里的小動物情有獨鐘,于是就畫下了小朋友在濕地公園與小動物玩耍的畫作。
參賽的青少年在老師的指導下深入了解濕地知識,樹立對濕地的保護意識,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并通過繪畫作品展示自己眼中濕地與城市的美和心中對濕地環(huán)境保護的堅定理念。
“無水不成杭”濕地主題研學營系列活動
“無水不成杭”主題的青少年濕地研學活動自2022年的夏天開啟,以“水”為引帶領孩子們走遍古良渚水壩、西湖生態(tài)、運河生態(tài)、西溪生態(tài)等杭州之水,從文化生態(tài)、治湖清淤、筑塘護城等生態(tài)角度尋覓的傳統(tǒng)與本源,了解濕地對于杭州城市發(fā)展的重要性。
西湖大學孔令為副研究員來上課
一個健康的水生態(tài)系統(tǒng)是由哪些元素構成的?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危害有哪些?又應該如何治理?今年“無水不成杭”研學活動請來了西湖大學的孔令為副研究員,為學員們帶來了一堂“水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構建”的專題課堂,為大家普及濕地科普知識,解開水質奧秘。
“塑鳥”聚會沙龍
就在今年上半年,中國濕地博物館還舉辦了一場主題為“塑鳥”的聚會沙龍,呼吁公眾關注城市鳥類與塑料的議題;顒勇肪從博物館一直延伸到西溪蓮花灘觀鳥區(qū),一路上穿插著夜鷺、喜鵲、白鷺等等不同的鳥類的身影。小朋友們一路記錄著鳥類留下的線索,留意鳥類的身體結構與生存環(huán)境。在親身走進自然的過程中,小朋友們逐漸了解濕地鳥類的的基礎知識和進化規(guī)則。
杭州正在創(chuàng)建國際濕地城市,西湖、西溪、錢塘江……是杭州的標志,也是杭州人的驕傲。在這座滿盈著水之韻的城市長大的青少年參與到濕地博物館豐富的課程中,見證濕地之美的同時也了解了濕地的科普知識,認識到維護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性。
中國濕地博物館館長章丹紅告訴記者,她希望中國濕地博物館未來讓更多人與人、人與自然的聯(lián)結在這里發(fā)生,呈現(xiàn)一個既專業(yè)又自然、有趣、藝術的知識共享空間。
科普基地名片
中國濕地博物館位于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東南部,占地面積20200平方米,于2009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是我國唯一一座由國家林業(yè)局批準興建的以濕地為主題,融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傳、娛樂為一體的大眾化國家級專業(yè)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