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派出10個工作組分赴防汛重點地區(qū) 協(xié)助地方做好防汛抗洪工作
央廣網2024-07-20 10:02
央廣網北京7月20日消息(記者王遲)當前,長江第1號洪水尚在收尾,第2號洪水正向中下游演進,中游干流監(jiān)利至蓮花塘、九江江段及鄱陽湖仍超警;淮河中游干流三河尖至洪澤湖河段全線超警。受持續(xù)強降雨和高水位行洪等影響,部分江段(河段)發(fā)生各類堤防險情,部分地方發(fā)生山洪災害,一些城市發(fā)生嚴重內澇,個別中小水庫和病險水庫發(fā)生險情,防汛形勢復雜嚴峻。
水利部在“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迅即派出10個工作組分赴長江、淮河流域等防汛重點地區(qū),有針對性強化指導支持,協(xié)助地方做好防汛抗洪工作。
一是合力筑牢“安全堤”。工作組仔細查閱了各地防汛責任人落實情況、堤防巡查情況,詳細詢問巡查頻次、排班、水位、出險等具體細節(jié)。要求沿江各級水利部門克服高溫天氣影響,落實工作責任,逐江段(河段)落實落細防御措施,重點關注長時間高水位擋水堤防、險工險段、曾出險堤段、歷史險工段、堤防背水側坑塘等防洪薄弱點,尤其要高度重視夜間巡查防守,加大巡查力度,預置搶險力量、物料和設備,做到險情早預測、早發(fā)現、早處置、早消除。
二是確保水庫安全度汛。工作組會同地方水利部門研判分析水庫安全運行情況,指導病險水庫、中小水庫逐庫開展隱患排查整改,逐庫落實防汛“三個責任人”和“三個重點環(huán)節(jié)”,督促提前落實降低水位、空庫運行、防護壩頂壩坡、暢通泄洪通道等防漫壩垮壩措施,病險水庫原則上一律空庫運行。對近期攔洪或自然滯洪的水庫,加大排洪措施降低水位。完善應急搶險預案和人員轉移預案,發(fā)生險情立即轉移受威脅人員,及時科學處置險情,堅決避免水庫垮壩。
三是加強山洪災害防御。工作組深入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村組,仔細查看山洪溝治理、山洪災害防御預案、監(jiān)測預警設施、群眾轉移安置點物資儲備等情況,共同研判風險點位和薄弱環(huán)節(jié),指導地方滾動加密雨水情監(jiān)測預報,根據降雨過程延續(xù)和土壤含水量增加動態(tài)調整預警發(fā)布臨界值,落實臨災預警“叫應”機制有效管用,全面落實“誰組織、轉移誰、何時轉、轉何處、不擅返”等關鍵環(huán)節(jié)責任和措施,確保應轉盡轉、應轉必轉、應轉早轉、應轉快轉,不落一戶一人。
四是加強中小河流洪水防御。工作組針對中小河流特別是山區(qū)河流防洪標準低、洪水陡漲陡落等特點,指導地方加密監(jiān)測預報預警頻次,提前清除阻水違章建筑,暢通行洪通道,確保洪水快速下泄,提前做好低洼區(qū)群眾轉移避險等工作。
五是加強城市內澇防范。工作組針對部分城市城區(qū)調蓄能力不足、強排澇能力嚴重不匹配等薄弱環(huán)節(jié),指導地方加強監(jiān)測預報預警,完善重要雨水情信息發(fā)布、通報機制,確保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傳遞到相關部門、責任人和受威脅群眾;聚焦地下空間、易積水小區(qū)和路段、地鐵、隧道等重點部位深入排查風險隱患,指導地方進一步細化應急處置流程,強化部門聯動,及時果斷轉移受威脅群眾,確保群眾生命安全。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8823970606885573091%22%7D&n_type=-1&p_from=-1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8823970606885573091%22%7D&n_type=-1&p_fro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