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凈化研究組
曲久輝,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1982年畢業(yè)于吉林大學化學系,1992年在哈爾濱建筑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1994年到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工作,2003年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環(huán)境微界面過程與污染控制”學術帶頭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飲用水質復合污染過程與調控原理”的項目負責人。目前為中心學位委員會主席。兼任中華環(huán)保聯(lián)合會副主席,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會副理事長,國家環(huán)境咨詢委員會委員、國際水協(xié)會(IWA)常務理事等學術職務。主要從事水污染控制、特別是飲用水質安全保障的理論、技術和工程應用研究,在水中有毒有害物質的產生和轉化過程機制、水質風險控制和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多項原理和技術突破。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fā)表研究論文400余篇,部分論文發(fā)表在Energy Environ, Sci. (IF: 25.42), Adv. Energy Mater. (IF: 15.23), ACS Nano (IF: 13.33), Adv. Funct. Mater. (IF: 11.38)等國際一流刊物上。其中影響因子大于5論文90余篇,論文被引用7000余次。H-index 為46。出版學術專著3本,獲授權發(fā)明專利35項,主持完成多項重要水污染控制與水質凈化工程。歷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1項、國際水協(xié)東亞大區(qū)創(chuàng)新項目獎、國際水協(xié)全球創(chuàng)新項目獎、國家環(huán)境保護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中國優(yōu)秀發(fā)明專利1項。目前,已培養(yǎng)碩士和博士50余名,多名研究生獲得中科院優(yōu)秀畢業(yè)生及院長獎學金等獎項。
研究方向:以飲用水安全保障理論和水質處理高效技術研究為主要研究方向,兼顧生活污水的深度處理回用、難降解有機工業(yè)廢水無害化的過程機制與技術創(chuàng)新。飲用水研究涵蓋了水源水質保障、安全預氧化、常規(guī)強化處理、深度凈化和安全輸配系統(tǒng)等主要環(huán)節(jié),以水質轉化過程和風險控制為核心,發(fā)展飲用水安全保障的科學原理,進行關鍵技術的自主創(chuàng)新,建立集成技術系統(tǒng)。
聯(lián)系方式:E-mail: jhqu@rcees.ac.cn;電話:010-62849151;傳真:010-62849151
研發(fā)基于砷形態(tài)調控的酸性高砷廢水還原-共沉淀除砷技術
劉銳平,蘭華春,朱利軍,曲久輝*,劉會娟
我國云貴地區(qū)由礦山開發(fā)與化工生產引發(fā)的砷污染問題非常突出,目前云南大屯海流域等地區(qū)的民眾正受到砷污染威脅,迫切需要切實有效、適合當?shù)氐乩怼⒔?jīng)濟和環(huán)境條件的污染控制及治理技術。水專項特殊河流項目設立的“水體汞、砷污染控制與治理技術及工程示范”課題,針對云南省典型流域水體砷(大屯海)污染控源問題,尤其對典型涉砷行業(yè)產生的酸性高、含砷濃度高、As(III)和As(V)復合污染的廢水處理難題,研發(fā)了利用還原劑將水中As(V)快速原位還原為As(III),與此同時引入高效沉淀劑將砷沉淀快速析出的主導作用機理的“酸性高砷廢水還原-共沉淀協(xié)同除砷技術”,研制了實現(xiàn)砷形態(tài)快速轉化的壓力式旋流多相反應器和促進顆粒態(tài)砷分離的固液分離一體化反應器等成套設備,建立了規(guī)模為48t/d的酸性高砷廢水處理中試工程。中試試驗結果表明:進水砷濃度1500~2500mg/L的前提下,出水砷濃度可穩(wěn)定在100mg/L以下,達到回用目的;藥劑成本為11.2元/m3,噸水電耗2.2元,滿足直接處理成本低于15元/ m3的任務要求。與同類技術相比,具有投藥量低40%以上;產泥量減少70%以上;污泥含砷比例在20%以上、具備資源化回收利用可能。該技術及研發(fā)的成套設備有效節(jié)省空間、提高處理效率、消除二次污染,可自動化、成套化與設備化的大規(guī)模工程應用;對于典型的涉砷行業(yè)包括有色金屬冶煉、化工,特別是硫精礦制酸等行業(yè)產生的酸性、高鹽、高砷廢水的處理具有重要的推廣應用價值。
除砷原理
中試現(xiàn)場
組長 曲久輝 研究員
工作人員
劉會娟
|
研究員
|
劉銳平
|
研究員
|
胡承志
|
副研究員
|
柏耀輝
|
副研究員
|
安曉強
|
副研究員
|
齊維曉
|
助理研究員
|
蘭華春
|
助理研究員
|
馬百文
|
助理研究員
|
博士后
研究生
|
博/碩士
|
入學年份
|
吉慶華
|
博士生
|
2011
|
王興
|
博士生
|
2012
|
孫猛
|
博士生
|
2012
|
張弓
|
博士生
|
2012
|
況亮
|
博士生
|
2013
|
常洋洋
|
博士生
|
2013
|
王霄
|
博士生
|
2013
|
戚菁
|
博士生
|
2013
|
鋼迪嘎
|
碩士生
|
2013
|
孫境求
|
碩士生
|
2013
|
覃英華
|
碩士生
|
2013
|
王思達
|
碩士生
|
2013
|
羅金明
|
博士生
|
2014
|
劉春雷
|
博士生
|
2014
|
余力
|
博士生
|
2014
|
冒冉
|
博士生
|
2014
|
程瀚洋
|
博士生
|
2014
|
古振澳
|
博士生
|
2014
|
楊敏
|
碩士生
|
2014
|
劉焰真
|
碩士生
|
2014
|
李瞳
|
博士生
|
2015
|
張凱
|
博士生
|
2015
|
霍旸
|
博士生
|
2015
|
李寧
|
碩士生
|
2015
|
重要成果:
1. Baiwen Ma, Wenzheng Yu, William A. Jefferson, Huijuan Liu and Jiuhui Qu*. Modification of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with 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 layers for humic acid fouling reduction. Water Res, 2015, 71, 140-149.
2. Meng Sun, Huijuan Liu, Yang Liu, Jiuhui Qu* and Jinghong Li*. Graphene-based transition metal oxide nanocomposites for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Nanoscale, 2015, 7(4), 1250-1269.
3. Qinghua Ji, Xiaoqiang An, Huijuan Liu*, Lin Guo and Jiuhui Qu. Electric Double-Layer Effects Induce Separation of Aqueous Metal Ions. ACS Nano, 2015, 9(11), 10922-10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