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在東城老圍河施工。南方日報記者 孫俊杰 攝
圖表:麥瑜瑜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少宏)在全市打響治水攻堅戰(zhàn)之際,“院士治水”最近成為東莞市鎮(zhèn)兩級關注的焦點。9月21日,省環(huán)保部門就“院士治水”前往東莞調研,東莞市環(huán)保局在調研過程中首次公布了長安人民涌、東城老圍河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報告,根據該報告,“院士治水”試驗技術對于解決水體黑臭有一定作用,并具備一定成本優(yōu)勢,但仍需進一步試驗。
水體整治取得初步成效
東莞市環(huán)保局今年與中國工程院水污染治理專家楊志峰院士團隊達成水污染治理技術試驗合作意向,借助該團隊在污染治理與生態(tài)修復方面掌握的核心技術,通過技術試驗模式,開展長安人民涌、東城老圍河及牛山溪黑臭水體整治、大嶺山舊飛鵝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深度處理、南城文化廣場生活污水分散式處理等4個技術試驗項目,力爭在東莞市形成可推廣復制的水污染治理經驗技術,助力東莞市打贏水污染治理攻堅戰(zhàn)。
報告指出,目前長安人民涌、東城老圍河及牛山溪黑臭水體整治實驗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技術試驗現(xiàn)階段整治目標為消除黑臭(黑臭水體評價指標包括透明度、溶解氧、氧化還原電位、氨氮四項)。
為檢驗試驗成效,第三方環(huán)境檢測機構在長安人民涌試驗段共設定了5個檢測點位,在東城老圍河及牛山溪試驗段共設定了3個檢測點位,從7月18日起,每天對各個點位跟蹤檢測。其中人民涌以7月18日至8月9日檢測值為河道現(xiàn)狀值評估,8月10日起為修復效果評估;老圍河以7月18日至8月14日檢測值為河道現(xiàn)狀值評估,8月15日起為修復效果評估。
檢測結果顯示,人民涌治理前透明度、氧化還原電位、氨氮指標現(xiàn)狀評價均輕度黑臭,溶解氧為無黑臭。經治理,自8月12日起人民涌透明度、溶解氧、氧化還原電位基本穩(wěn)定達到消除黑臭目標,氨氮指標仍存在一定波動。
老圍河及牛山溪治理前透明度、溶解氧、氨氮指標現(xiàn)狀評價均為無黑臭,氧化還原電位為輕度黑臭,經治理后,以上4項指標均有所改善。
建議加強試驗效果評估
市環(huán)保局在報告中建議,進一步延長試驗時間,加強試驗效果評估。在試驗完成消除黑臭水體基礎上,由院士團隊進一步改善工藝、完善技術參數(shù),確保黑臭水體4項指標能在接下來一個月試驗期內甚至長期能穩(wěn)定達標,并力爭使水質改善到地表水V類標準。
報告同時建議進一步擴大技術試點,及時總結試驗經驗,如果最終檢定院士團隊技術具備穩(wěn)定的消除水體黑臭效果,建議分階段逐步鋪開試點,對東莞市余下的8條黑臭水體河涌,及在全市各鎮(zhèn)街分別選擇至少一條符合試驗條件的、已基本完成截污的、水體狀況穩(wěn)定的、黑臭嚴重的河涌,由市環(huán)保局統(tǒng)籌組織開展試點示范。試點示范項目以鎮(zhèn)街投入為主,市通過“以獎代補”方式給予適當補助。
報告還建議在院士團隊的技術基礎上,進一步探索符合東莞市水體特點的河涌治理技術。東莞市環(huán)保局表示,東莞市河涌水體普遍存在氨氮、總磷偏高問題,大部分為劣V類水質,根據目前掌握情況,院士團隊技術對總磷的削減效果不夠明顯。接下來,從改善水質及完成考核的角度出發(fā),東莞市要系統(tǒng)開展河涌綜合整治,在確保消除水體黑臭基礎上,進一步優(yōu)化治理技術,進一步削減氨氮、總磷等污染物,從根本上改善水質。
■相關
評價1
消除黑臭有一定作用
人民涌、老圍河黑臭水體的四項評價指標基本達標(除人民涌氨氮指標濃度呈現(xiàn)輕微波動外),經初步研判,院士團隊的試驗技術對消除水體黑臭有一定作用,但由于設備運行時間短,對于試驗技術能否長期穩(wěn)定地消除水體黑臭、以及能否進一步削減主要污染物,從根本上改善水質,目前仍難以判定最終結論,需通過長時間的持續(xù)試驗才能對試驗效果作出更精準的研判。
評價2
水體不穩(wěn)定影響試驗
要保證院士團隊技術試驗順利實施,必須系統(tǒng)解決截污、水位控制等一系列問題,避免水質、水位不穩(wěn)定影響試驗穩(wěn)定性。
從試驗效果看,老圍河試驗比人民涌試驗水質改善效果更明顯,主要原因在于老圍河的整體水環(huán)境狀況較為符合試驗的邊界條件,而人民涌水體狀況極不穩(wěn)定導致試驗難度增加。人民涌試驗受茅洲河干流進水水質影響大,每經過一次漲退潮,人民涌換水率達80%,新?lián)Q進來的水為茅洲河干流劣V類水,對試驗介質沖擊較大。
評價3
具備一定成本優(yōu)勢
經估算,平均每噸水處理費約300-400元,運行費約0.1元/噸。已建、在建污水廠每噸水造價一般在1500-2000元之間,運行費在0.1-0.4元/噸之間。
院士團隊的黑臭水體治理技術主要是采用原位生態(tài)修復的方式對河道進行治理,通過激發(fā)河道內原有生態(tài)系統(tǒng),將黑臭河道轉變?yōu)榫哂薪】瞪鷳B(tài)系統(tǒng)和自凈能力強的河道,并通過水底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原位削減黑臭底泥,因此,該技術的后續(xù)維護將會相對簡單,且維護成本低。
但由于該技術的應用需首先滿足其邊界條件,而且,該技術對降低氮磷等污染物效果不夠明顯,需配套其他除磷降氮措施,因此,必須全面系統(tǒng)地開展截污、控源、工程治污、生態(tài)修復,才能達到該技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