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厭氧處理中需要強調的幾個因素 你知道嗎?
時間:2017-04-14
來源:水世界訂閱號
厭氧生物處理是在無氧條件下,利用厭氧菌及兼性菌分解有機物的一種生物處理方法,其最早僅用于城市污水廠污泥的穩(wěn)定處理,后被應用于中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中。在厭氧處理中,影響其處理的因素有溫度、pH、負荷、碳氮比、有毒有害物質等。下面就溫度、pH、抑制劑、污泥培養(yǎng)做簡要分享,供參考交流。
1、厭氧顆粒污泥
厭氧顆粒污泥分為淀粉、淀粉糖、檸檬酸、酒精、造紙等行業(yè)高濃度污水處理系統(tǒng)中的高負荷厭氧反應器(EGSB、IC)生產出的新鮮顆粒污泥。厭氧反應器的容積負荷、上升流速和去除率均分別高于20kgCOD/(m3˙d),5m/h和90%。
厭氧顆粒污泥體型規(guī)則呈球形,VSS/TSS≥0.7,沉降速度50-150m/h,粒徑0.5-2mm,顆粒度大于90%,最大比產甲烷速率≥400mlCH4/(gVSS˙d)。作為接種污泥可用于淀粉、淀粉糖、檸檬酸、酒精、啤酒、造紙、蛋白、食品、味精等行業(yè)的污水處理系統(tǒng)中高負荷厭氧反應器(IC、EGSB、UASB等)的啟動運行。
(一)培養(yǎng)顆粒污泥需考慮的因素
1、基質
培養(yǎng)顆粒污泥首先對基質有一定的要求,一般的,在培養(yǎng)顆粒污泥的基質中COD:N:P=110~200:5:1。而有機廢液的基質可分為偏碳水化合物類和偏蛋白質類。為了能順利培養(yǎng)出顆粒污泥,對于偏碳水化合物類的污水需要添加N和P。而對于偏蛋白質類的污水需要添加碳源(如葡萄糖等)。
2、溫度
廢水中的厭氧處理主要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動來達到處理的目的,不同微生物的生長需要不同的溫度范圍。溫度稍有差別,就可在兩類主要種群之間造成不平衡。因此,溫度對顆粒污泥的培養(yǎng)很重要。顆粒污泥在低溫(15~25℃)、中溫(30~40℃)和高溫(50~60℃)都有過成功的經驗。一般的,高溫較中溫的培養(yǎng)時間短,但由于高溫下NH3與某些化合物混合毒性會增加,因而導致其應用上受一定的限制;中溫一般控制在35℃左右,在其它條件適當?shù)那闆r下,經1~3個月可成功的培養(yǎng)出顆粒污泥;低溫下培養(yǎng)顆粒污泥的研究較少,但有文獻報道在使用顆粒污泥低溫馴化后處理底濃度制藥廢水的實驗中,COD的去處率達90%,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3、pH值
反應器內pH值范圍應控制在產甲烷菌最適的范圍內(6.8-7.2)。由于不同性質的廢水有不同的pH值,為了保證反應器內pH值的穩(wěn)定,防止酸積累而產生的對產甲烷菌的抑制,可采用向廢水中添加化學藥品如NaHCO3、Na2CO3、Ca(OH)2等物質。
(二)影響顆粒污泥形成因素
1、堿度
一般認為,進水水質中堿度通常應在1000mg/L(以CaCO3計)左右,而對于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廢水,進水堿度:COD >1:3是必要的。有學者研究表明,在顆粒污泥培養(yǎng)初期,控制出水堿度在1000mg/L(以CaCO3計)以上能成功培養(yǎng)出顆粒污泥。在顆粒污泥成熟后,對進水的堿度要求并不高。這對降低處理成本具有積極意義。
2、微量元素及惰性顆粒
微量元素對微生物良好的生長也有重要作用。其中Fe,Co,Ni,Zn等對提高污泥活性,促進顆粒污泥形成是有益的。
此外,惰性顆粒作為菌體附著的核,對顆;鹬e極的作用。另外,有研究表明,投加活性炭可大大縮短污泥顆粒化的時間;在投加活性炭后顆粒污泥的粒徑大,并使反應器運行更加穩(wěn)定。
3、SO42-
關于SO42-對顆粒污泥的形成目前尚在討論中。據(jù)Sam-Soon的胞外多聚物假說,局部氫的高分壓是誘導微生物產生胞外多聚物從而與細菌表面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帶電基團的靜電吸引及物理接觸等架橋作用,構成一種包含多種組分的生物絮體,從而形成顆粒污泥的必要條件,而有硫酸鹽存在時,由于硫酸鹽還原菌對氫的快速利用,使反應器無法建立高的氫分壓,從而不利于形成顆粒污泥。但有些國內外外學者發(fā)現(xiàn)處理含高硫酸鹽廢水時,會有非常薄的絲狀體產生,它可作為產甲烷絲菌附著的原始核,從此開始顆粒的形成;硫酸鹽還原產生的硫化物與一些金屬離子結合形成不溶性顆粒,可能成為顆粒污泥生長的二次核。
4、接種污泥及接種量
一般來說,對接種污泥無特殊要求,但接種污泥的不同對形成顆粒污泥的快慢有直接影響。因此,保證污泥的沉降性能好、厭氧微生物種類豐富、活性高,對加快顆粒污泥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
對接種污泥的量,有學者研究認為,厭氧污泥接種量為11.5kgVSS/m3(按反應區(qū)容積計算)左右時,對于迅速培養(yǎng)出厭氧顆粒污泥是合適的。
5、啟動方式
采用低濃度進水,結合逐步提高水力負荷的啟動方式有利于污泥顆;。這是因為低濃度進水可以有效避免抑制性生化物質的過度積累,同時較高的水力負荷可加強水力篩分作用。
6、水力負荷
這是最重要的一條,需要循序漸進。水力負荷太低,會導致大量分散污泥過度生長,從而影響污泥的沉降性能,甚至會導致污泥膨脹。但水力負荷過大,會對顆粒污泥造成剪切并會剝落未聚集細胞體的胞外多糖粘滯層而阻礙粘附聚集。因此,在啟動初期,應采用較小的水力負荷(0.05-0.1m3/m2 •h)使絮體污泥能夠相互粘結,向集團化生長,有利于形成顆粒污泥的初生體。當出現(xiàn)一定量的污泥后,提高水力負荷至0.25 m3/m2•h以上,可以沖走部分絮體污泥,使密度較大的顆粒污泥沉降到反應器底部,形成顆粒污泥層。為了盡快實現(xiàn)污泥顆粒化,把水力負荷提高到0.6m3/m2•h時,可以沖走大部分的絮體污泥。但是,提高水力負荷不能過快,否則大量絮體污泥的過早淘汰會導致污泥負荷過高,影響反應器的穩(wěn)定運行。
電鏡下的顆粒污泥和產甲烷絲菌
2、中溫厭氧的溫度
1、40℃以下,溫度越高,活性越強(中溫厭氧);
2、一般超過40℃,產甲烷菌嗝屁,整個系統(tǒng)會酸化失去處理效果(中溫厭氧);
3、40-41℃,如果溫度較為穩(wěn)定,還能勉強運行,切忌不要發(fā)生溫度波動,當然這樣做很危險;
4、30-40℃之間,理論上溫度越高越好,但是實際觀察差別不算巨大,運行時差不多就行,加溫花錢不少;
5、30℃以下,甚至不足20℃,常常是UASB運行調試失敗的重要原因;
6、溫度不足時常采用蒸汽加熱,蒸汽加到進水管或配水池內,不能直接加入?yún)捬醴磻髦小?/p>
3、中溫厭氧的pH
目前最常見說法是pH控制在6.8-7.2,所以大量的厭氧調試人員拼命追求加堿調pH的精度,其實,這與DO的內容類似,pH這也有必要搞清楚是誰的pH?
pH值6.8-7.2是綜合了中溫厭氧反應器中以產甲烷菌為主,輔以大量其他厭氧菌后,綜合得出的經驗值。這個值,是針對厭氧系統(tǒng)中的微生物而言,而不是針對進水出水;因為廢水經過生化反應后,pH或升或降,有些變化在所難免,這一點較好理解,那么pH變化都有哪些情況呢,總結如下:
1、有機酸的轉化:
有機物水解成有機酸,中性變酸性,自然酸增加,pH下降;(較)長鏈脂肪酸分解為短鏈的,酸增多,pH下降,可以理解為酸化過程表現(xiàn),前兩種在產甲烷受抑制時會體現(xiàn)較為明顯;VFA降解,有機酸變?yōu)闊o機的CO2,且還可以脫離水相,總之就是酸減少,pH上升,可以理解為產甲烷過程的表現(xiàn),厭氧出水經過暴露跌水,會有明顯表現(xiàn)。
2、硫酸鹽還原:
硫酸鹽在SRB(硫酸鹽還原菌)作用下還原為H2S,增加堿度,表現(xiàn)為pH的上升,但也就在6變7這個樣子。
3、有機氮釋放氨:
蛋白、氨基酸等分解,導致氨氮增加,堿度隨之增加,pH上升,實際中蛋白水、淀粉水極常見,經常發(fā)生厭氧進水pH=4,出水pH=7。
4、甲醇產甲烷:
這個比較特別,由于產甲烷過程中生成一定的弱酸性物質CO2,所以這個產甲烷反應導致向酸性變化,但是只有在甲醇含量較高時才可能出現(xiàn)。
4、厭氧的常見抑制
在厭氧消化階段,許多化學物質能夠影響消化過程微生物的生理活動,稱之為抑制劑,包括有揮發(fā)性脂肪酸,硫化物或硫酸鹽,氨氮,重金屬,氰化物,酸類、苯等某些有機物質,下面簡單介紹有代表性的三種。
1、VFA。
高濃度下,低pH下,有直接抑制。當然,VFA積累,本身也會促使pH下降,這就容易產生一個惡性循環(huán),所以厭氧系統(tǒng)檢測出水VFA是很有必要的,一旦VFA出現(xiàn)不正常,而又沒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控制,很可能一酸到底。不過,過分的強調VFA的抑制性就偏激了,VFA中的乙酸,可是直接產甲烷的底物。
2、氨氮。
高濃度下,高pH下,有直接抑制。一般來說,500ppm以下絕對沒問題,500-1000ppm,顆粒污泥,運行上幾個月看起來問題也不大,但是不保證長久下來不需要更換污泥,1000ppm以上,考慮放棄。氨氮有個附加問題,就是同時存在P和Mg時,容易發(fā)生鳥糞石結垢,這時IC比UASB有優(yōu)勢,基本上只會在出水管緩慢結垢,而不是整個反應器內。
3、硫酸鹽。
可以講硫酸鹽本身沒什么,除非上萬的濃度影響了滲透壓。但是SRB(硫酸鹽還原菌)這種細菌搞破壞,它把硫酸根轉化為H2S,還消耗產甲烷菌的碳源底物。一般來說,COD在5000mg/L,硫酸鹽在1500mg/L,顆粒污泥運行沒問題。再高不好講了。很多水友說碳硫比在某個數(shù)值合適,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說法,這種思想下做出來的厭氧實際會出麻煩。因為碳硫比合適只是保證了產甲烷可以正常進行,不至于被選擇性抑制。但是高的硫酸鹽含量下,還原形成的H2S濃度也會更高,當然,H2S在低pH下毒性更強大。
附:下表為對厭氧消化有抑制作用的物質及濃度(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