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1500萬元的技術成果,轉化后我們至少可以拿到90%的收益!”2月26日,武漢工程大學徐慢教授告訴荊楚網記者,受益于湖北省最新的科研成果轉化鼓勵政策,他所在的科研團隊將獲得至少上千萬的可觀收益,工作伙伴們的科研創(chuàng)新積極性受到極大激發(fā)。
徐慢教授口中的鼓勵政策,即是攪熱整個湖北科教界的《促進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暫行辦法》及其配套實施細則,該暫行辦法由湖北省政府于2013年12月18日印發(fā),因其涉及科技成果類無形資產處置、轉化收益等十個方面的改革措施,又被稱為湖北省“科技十條”。其中,第二條規(guī)定:“高校、院所研發(fā)團隊在鄂實施科技成果轉化、轉讓的收益,其所得不得低于70%,最高可達99%。”
“這項技術成果是碳化硅陶瓷膜技術,能讓過濾網在高腐蝕性、易沉積等環(huán)境下有效過濾掉有害物質。”徐慢教授透露,他已與深圳一家公司達成合作,該項技術的評估價格為1500萬元,按照與校方達成的90%收益率,他的團隊將獲得1350萬元收益。下一步,他們將作價入股,與深圳方面合辦公司,由他的團隊負責研發(fā),深圳方面負責生產。“碳化硅陶瓷膜技術目前正在中試階段,預計2015年底可以投產,前景非常值得期待!”徐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