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網訊 2014年5月5日,由中國財政學會PPP專業(yè)委員會主辦,大岳咨詢公司承辦、中鐵一局、中節(jié)能水務、柏林水務中國有限公司等單位協(xié)辦的首期《中國PPP沙龍》成功舉行,來自政府、咨詢及學術機構、企業(yè)界的近200名相關人員參與了此次會議。
會上,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金融司副司長李聚合、河南省財政廳廳長趙慶業(yè)分別進行了致辭;中國財政學會PPP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孫潔和大岳咨詢公司總經理金永祥分別介紹了沙龍的策劃和籌辦過程;港鐵中國總經理易珉做了《北京地鐵四號線PPP項目經驗介紹》的主題發(fā)言,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孟春研究員、清華大學王守清教授和大岳咨詢公司金永祥總經理分別就項目進行了點評;來自不同領域和部門的參與者與演講者進行了互動交流。
會議現(xiàn)場
2014年4月23日,由李克強總理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讓社會資本尤其是民間投資進入一些具有自然壟斷性質、過去由政府主導的領域,并推出80個示范項目面向社會招標。根據(jù)中國水網研究院近期對PPP模式開展的初步研究顯示,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通常譯為“公私合作/合營”,在目前的推廣與應用中,有著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PPP包括了幾乎所有政府服務外包的各類形勢,包括帶有融資功能的BOT、TOT、股權合作等,也包括不帶有融資功能的DBO、委托運營。狹義的PPP,主要是區(qū)分于上述各類廣泛的PPP合作模式,特指致力于“伙伴關系”的構建,需要財政資金參與投資并有清晰的責任與權利的約定,能較大程度實現(xiàn)政府與企業(yè)的風險和利益合理分擔原則的一種特殊關系。從本次會議上獲悉,此次財政部主推的PPP,也是狹義的PPP模式,為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中央及地方財政系統(tǒng)掀起了學習及推動PPP的熱潮,全國多個省份都在醞釀成立PPP中心,財政部也在推動建立示范項目,并探討通過財政資金進行補貼以推動PPP模式的更好發(fā)展。
就目前PPP模式在國內的發(fā)展現(xiàn)狀而言,大岳咨詢公司總經理金永祥介紹說,自2002年以來,PPP模式在中國已發(fā)展多年,世界銀行將所有社會資本參與公共設施建設運營都稱為廣義PPP,目前全國范圍內廣義PPP項目已達到近8000個,但真正的PPP項目數(shù)量不超過100個。并且在很多項目推進過程中,合同條款約定及回報率要求等問題的無法解決使得項目進展困難甚至無法開展。然而,過往的項目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和教訓,因此對于項目成敗的經驗總結與借鑒,將有利于推動未來PPP模式工作的更好開展。
對于未來PPP模式在市政及環(huán)境領域的推進與發(fā)展,中國水網研究院行政院長薛濤在會后向中國水網記者表示,目前在我國已經形成了較為典型的項目,以北京地鐵四號線、上海竹園污水處理廠為代表,這兩個項目較好的體現(xiàn)了“伙伴關系、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PPP三原則,財政部主推的也是此類項目模式。但是,在市政與環(huán)境領域的PPP模式的推動上,也需要解決幾個深層次的問題:一是在推動PPP中心的建立上,與當年住建部所推特許經營如何進行區(qū)分;二是相比以往單元服務領域中的BOT/TOT等傳統(tǒng)模式,如何有所創(chuàng)新與提升;三是如何在以修復為代表的新興領域中進行PPP的推進等……
據(jù)了解,中國水網研究也將發(fā)布《PPP二十問》,就在市政與環(huán)境領域如何推進PPP進行深入的探討與分析,期望PPP能發(fā)揮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