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熱了,無錫對于藍藻的關注度也高了起來。記者從市水利部門獲悉,由于氣候因素,今年太湖藍藻的發(fā)生時間比去年早近一個月,因此今夏的藍藻打撈工作隨之提前。有數據顯示,截至本月我市已累計撈出藍藻28萬余噸。但市民更關心的是,這些浮在水面既刺鼻又有礙觀瞻的不速之客被打撈起來之后究竟去哪兒了?
昨日,記者便帶著市民們好奇心踏上了太湖藍藻的追訪之旅,揭開一瓢太湖藍藻從監(jiān)測、打撈到最終后繼化處理化廢為寶的“奇幻旅行”。
第一站:感知太湖監(jiān)測指揮中心
關鍵詞:搜索
【現場】32只“天眼”鎖定藏身處
治理藍藻第一步便是要準確定位藍藻爆發(fā)的具體位置。若是擱在前兩年,這可不是件輕松的活兒。偌大的太湖,想要找到藍藻只能靠打撈人員劃著船“肉眼搜索”,既花費時間又耗費人力,效率還不高。不過,眼下這件事卻好辦多了,依托“感知太湖智慧水利”物聯網智能系統(tǒng),如今監(jiān)測人員只需坐鎮(zhèn)后臺指揮中心,太湖沿岸各重點水域湖面情況便能“無死角”地即時顯示在電腦大屏幕上,任憑藍藻再怎么東躲西藏,也能快速地被找出來。
“楊灣藍藻較多,請相關人員迅速趕往現場打撈!”昨天在物聯網治水系統(tǒng)的后臺指揮中心內,值班人員李斌通過監(jiān)控大屏上亮起的橙色預警燈,迅速定位到了藍藻爆發(fā)的所在水域,并第一時間通過GPS向附近的作業(yè)船發(fā)出打撈指令。從發(fā)現藍藻到趕赴現場進行打撈,耗時不過短短10分鐘。李斌介紹說,這套物聯網治水系統(tǒng)從2010點試運行至今,遍布于無錫太湖沿岸及湖面的感知監(jiān)測點已從最初的7個增至32個。這些“天眼”一方面通過3G網絡傳回現場視頻畫面,觀測水域藍藻情況,還能通過安裝在監(jiān)控探頭下方的智能芯片對水面顏色、紋理進行圖像分析,自動測算出藍藻爆發(fā)指數,一旦觸發(fā)相應的預警級別,就會自動發(fā)出綠、橙、紅三級警報。
在今年的夏季太湖藍藻預警監(jiān)測中,該系統(tǒng)對無錫主要的入湖河道和太湖的重點部位進行實時監(jiān)控,及時掌握湖水的PH值、溶解氧、濁度、水溫、透明度、照度、風向、風速、藻類總密度、葉綠素A等數據。“從前數據分析都是人工取水送進實驗室化驗,一般要2天才能出結果,現在通過‘感測’,4小時就能搞定!”李斌告訴記者。
【新招】建立數據庫摸清藍藻“脾氣”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完善這套感知系統(tǒng),近年來技術人員始終不間斷地進行功能升級和系統(tǒng)優(yōu)化。
李斌告訴記者,今年這套系統(tǒng)又多了一項新功能———歷年藍綠藻數據報表。“近年來藍藻的發(fā)生時間、規(guī)模及當時的水質條件等數據如今都匯總到系統(tǒng)的數據庫,并可根據不同類別生成相應的圖表,看起來非常直觀。”
據介紹,這一張張反映藍藻生長情況的“曲線圖”,為治水專家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幫助他們更好地分析、掌握特定水域的藍藻生長規(guī)律和特點,使得每年的藍藻打撈工作都能提前進行預判,屆時應對起來將更加胸有成竹。
第二站:機械化藍藻打撈船
關鍵詞:打撈
【現場】機械化作業(yè)“揪”出藍藻
在楊灣附近的湖面上,年過半百的顧繼根夫婦正駕駛著藍藻打撈船在湖面上游弋巡視。顧師傅一邊觀察著微波蕩漾的湖面,一邊熟練地控制著船速并且密切注意船載GPS的最新情況播報。
顧師傅夫婦倆早在2007年水危機爆發(fā)那年就成為了太湖藍藻打撈大軍中的一員,如今可以稱得上是藍藻打撈一線工人中的元老級人物了。一說起自己6年多來的藍藻打撈經歷,顧師傅的話匣子便有些收不住,“現在打撈設備比以前要先進多了,岸上還有物聯網監(jiān)控,發(fā)現情況后就通過GPS通知我們開船過去打撈,效率高多了。”一旁的老伴則時不時插上幾句,“以前我們都是拿糞勺一勺一勺地撈,你說這得撈到啥時候。”如今,顧師傅夫婦開上了由中船重工702所自主研發(fā)的藍藻機械化打撈船,這讓他們輕松了不少。“打撈船前部下方裝有一個簸箕狀的鏟斗,當船開至藍藻密集的地方只要把鏟斗沉入水中,用泵直接抽走漏入鏟斗的藍藻就行了。”顧師傅告訴記者,現在一艘機械化船的日常工作量已相當于過去人工的30倍。當然,除了機械設備外,顧師傅還練就了一套打撈藍藻的獨門絕活———看風向找藍藻。“今年藍藻出現時間比去年提前了近一個月,在5月下旬部分水域的藍藻厚度達到了八九厘米。而只要在藍藻發(fā)生期間,湖面刮起東南風、西南風時,藍藻就會向太湖無錫段聚集。如果是西風、北風的情況下,藍藻就要少一些。”
【新招】物聯網績效考核告別“大鍋飯”
眼下依托物聯網感知技術,不僅提高了藍藻打撈的工作效率,更提高了顧師傅們的打撈積極性。
顧師傅指著船尾的GPS系統(tǒng)告訴記者,GPS系統(tǒng)不僅是作為藍藻情況的監(jiān)測利器,今年還成為了他們這些一線藍藻打撈工人工作量的客觀評價依據。“以前撈多撈少,拿的錢都一樣,現在都是按工作量來說話的。”
據了解,如今通過物聯網治水系統(tǒng)的后臺指揮中心,考核人員點開任意一艘在湖面上運行的藍藻打撈船圖表,每艘船的運行軌跡、活動時間、打撈量等數據便一目了然。如此一來,藍藻打撈工的工作量考核更加客觀準確,避免了“大鍋飯”的現象。顧師傅坦言,由于直接與收入掛勾,引入了這套藍藻打撈績效考核的方法后,現在一線打撈人員的干勁明顯更足了,在機械化打撈設備的輔助下,今年藍藻打撈效率差不多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