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孢類抗生素中間體在頭孢類抗生素生產過程中,處于中間階段的化合物。這些中間體在頭孢類抗生素的合成中起著關鍵作用,通過一系列化學反應逐步轉化為最終的頭孢類抗生素產品。不同的頭孢類抗生素可能需要不同的中間體,其合成工藝和質量控制對于保證最終抗生素的質量和療效至關重要。
頭孢類抗生素中間體由7~ACA、7~ADCA、GCLE、氨基硫酸鈉、AE活性酯、三嗪環(huán)、四唑乙酸、甲基噻唑、HO~EPCP、甲氧胺鹽酸鹽、呋喃胺鹽和氯磺化異氰酸酯等原材料化學合成,其生產廢水具有以下特點:
1、高濃度污染物: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中間產物、副產物以及未反應完全的原料等,這些有機物質種類繁多,化學結構復雜,導致 COD 濃度通常較高,一般可達到數千甚至數萬毫克每升。
2、高含鹽量:廢水中的鹽分含量較高,這會對廢水處理過程中的微生物產生抑制作用,影響生物處理的效果。
3、水質波動大:生產過程中的工藝、原材料的質量和用量等因素的變化,都會導致廢水的水質和水量產生較大的波動。
4、生物毒性強:廢水中的某些有機物和殘留的抗生素等物質具有較強的生物毒性,對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具有抑制作用。
5、可生化性差:雖然廢水中含有部分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但由于其中存在一些結構復雜、化學性質穩(wěn)定的有機物,以及高濃度的鹽分和抗生素等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導致廢水的整體可生化性差。
因此,其生產廢水具有高鹽、高COD、高毒性、難以降解的特點,屬于典型的高濃度高毒性難降解有機廢水。該廢水處理一直是水處理行業(yè)的難題,困擾、制約著企業(yè)和行業(yè)的發(fā)展。如何經濟有效的對該廢水進行處理成為大多數企業(yè)所面臨的難題。
江蘇某醫(yī)藥化工企業(yè),主要產品為甲氧基胺鹽酸鹽、呋喃胺鹽等頭孢類中間體系列產品,生產污水總量為360m³/d,其中高濃度高鹽水190m³/d,其中主要污染成分為大分子有機物,廢水COD濃度波動非常大,同系列不同產品廢水COD從41000Mg/L至75000Mg/L波動,總溶解固體TDS數值在100000Mg/L以上.
了解到業(yè)主委托處理要求,澳祥潤環(huán)保針對該企業(yè)生產的生產特點,每個工段產生的高低COD廢水進行分類收集、處理,經過專家的多輪論證和技術路線比選,經過多次小試、中試實驗,最終確定采用“MVR蒸發(fā)+ALE鐵碳內電解催化氧化+AFD非均相催化氧化+ALD多功能絮凝沉淀+UASB+A/O生化系統(tǒng)”預處理工藝處理高COD高鹽廢水。實際運行結果表明,COD去除率達99%以上,SS、NH4-N、TP、TN、等濃度也分別遠遠低于設計出水指標。
項目廢水經廠內預處理后,排入園區(qū)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廢水排放執(zhí)行園區(qū)污水處理廠接管標準。
該系統(tǒng)利用我公司自主研發(fā)生產的ALE鐵碳內電解催化氧化+AFD非均相催化氧化+ALD多功能絮凝沉淀及配套處理設備組成的反應系統(tǒng)對廢水進行處理,有效降解極難分解的化合物,最終將有機大分子物質催化氧化分解為小分子,COD去除率高達99%,該工藝路線不僅有效的降低了COD,還同時廢水中氨氮和總磷也得到了有效去除,極大的降低了生產成本,出水透明清澈,直接排放至園區(qū)污水處理廠集中排放。
項目運行兩年以來,污水處理量超200噸/日,運行成本合理、出水穩(wěn)定達標、生產環(huán)境友好,實現了污水的減量化、無害化、穩(wěn)定化和資源化。通過管理不斷提升,已經成為國內同類型廢水處理工藝中實際處理規(guī)模大、連續(xù)運行時間長、直接運行成本低廉的成功項目,完全實現了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