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歲院士,每天上班!要讓苦水變“美酒”!
84歲的何鳴元院士很忙
在華東師范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實驗室和辦公室
只要不出差
何院士每天都在這里上班
何鳴元55歲時當選中科院院士
成為我國化學領域的翹楚
古稀之年以來,又陸續(xù)被授予
“中國催化成就獎”
“分子篩終身成就獎”和
“化學貢獻獎”
但他說,這輩子其實一直在反思化學
弟子們說,何院士
每天都在從元素周期表中
感悟并創(chuàng)造著大自然的和諧
習慣了每天去上班
和同事交流讓何鳴元院士保持思維敏捷
“我習慣了坐班制啊,不上班真不知道做什么。到學校來,在學院的實驗室里哪怕走走看看,聽聽年輕同事講講最新的科研成果,這都是我的工作。”
何鳴元院士的辦公室很樸素,專業(yè)書籍、資料袋在柜子里放得滿滿的。他說自己每天早上8時左右進學院大樓,到下午5時后下班,這是幾十年養(yǎng)成的習慣,在家里實在坐不住啊!
坐不住的何院士長期從事催化材料與煉油化工催化劑研究,發(fā)明了一系列沸石合成與改性的新方法并開發(fā)出多種煉油催化劑,為我國重油裂化、提高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新標準汽油生產等技術進步,以及發(fā)展綠色低碳新技術,不斷做著新貢獻。
2024綠色生態(tài)創(chuàng)新大會日前在滬舉行。全球頂尖科學家就推動經濟社會綠色化、低碳化發(fā)展展開討論。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市綠色化學與化工過程綠色化重點實驗室名譽主任何鳴元作首個主旨報告,題為《綠色碳科學:水的作用》,從碳、氫、氧三元素基本規(guī)律的角度分享他對綠色碳科學中水的作用的最新思考。
把苦水變“美酒”
“上世紀80年代提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必須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構成危害。這是人類一個世紀以來最深刻的警醒,已被全球廣為接受。”何鳴元表示,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形成的根源,離不開多年在化學與化工領域的深耕。
他說:“我是搞石油煉制化學的,制造的催化劑雖加快了石油產品的生產,但生產過程的發(fā)展也增大了對環(huán)境的污染,著實令人苦惱。
我常在想,我們好像是在端著一杯自己釀制的苦酒。
因為,如果我們的催化過程一邊生產著油品和化學物品,一邊卻排放著有毒有害物質,那就成為化學家的恥辱了。我們有責任要將手中的苦酒變成有益于人類發(fā)展的‘綠色美酒’。”
何院士堅持認為,解決清潔燃料生產的難題,首要的是催化劑和催化過程的開發(fā)研究。
從綠色化學的角度看,依靠傳統(tǒng)技術生產的汽油和柴油,存在著嚴重的污染。要讓汽油、柴油的質量與國際接軌,這對催化裂化、加氫、烷基化和異構化等石油煉制技術的綠色革命提出了新要求。
同樣,對于有機化學品的合成,也應該從源頭上把關。我國已有的多種有機化學品的生產技術,不少是從國外引進的老工藝,生產過程中要排放大量廢物,有的還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料、催化劑或溶劑等。因此,加強導向性基礎研究,實現我國基本有機化學品合成的科學與技術跨越,也正當其時。
創(chuàng)造綠色科技成果
何鳴元院士對“綠色碳科學”理念的本質有著深入思考
何鳴元說:“作為國家綠色化學項目的首席科學家,我曾組織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四川大學、廈門大學、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等一批科研院所的80名專家教授共同進行研究。作為科研工作的總結,我們編寫了《石油煉制和基本有機化學品的合成的綠色化學》專著,介紹了我們歷時5年在綠色化學方面的科技成果以及新的科學思想,同時提出了我國綠色化學的發(fā)展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還必須動員全民的力量。”
今年在上海舉辦的綠色生態(tài)創(chuàng)新大會上,何鳴元院士提出:碳能源體系的合理運行是基于氧化和還原兩個對立而統(tǒng)一的反應實現碳中和,綠色碳科學的核心觀點就是平衡和循環(huán),水分子中含有的氫原子和氧原子成為三元體系轉化的核心,還原過程的進行決定于氫。如何通過基礎研究與技術創(chuàng)新有效發(fā)揮水在氧化還原過程中的作用,對綠色碳科學及未來的能源化工體系的形成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智者心:獨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不可缺
問:聽說您和夫人雙雙獲得過法國的“騎士勛章”?
答: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我和妻子各自獲得一枚“棕櫚葉騎士”勛章,這一獎項用以表彰世界范圍內對法國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貢獻的本土及海外人士。我從北京到華東師大工作后,妻子錢蘊華也被調入華東師大國際交流處,積極參與并促進了與法國高師集團成立中法聯合研究生院及聯合研究院的創(chuàng)辦和運行。
問:您業(yè)余生活有哪些愛好呢?
答:其實我真沒什么業(yè)余愛好。做了一輩子科研工作,腦子里想的就是專業(yè)領域的事。我真想不起來了,是什么時候去過電影院,是什么時候逛過公園;蛟S我就是這樣一個在生活上沒什么“情趣”的人吧。所以,我離不開辦公室,離不開實驗室,離不開同事和學生。
問:能成為院士的學生一定是件十分榮幸的事。您在指導學生方面有什么“秘訣”嗎?
答:說實在的,當我的學生并不“榮幸”,因為我常常顧不上他們,有時間顧上了,自然就指導得多一點。除了專業(yè)指點,我更要求學生們必須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在學術探究上要有批判精神,要博學、慎思、明辨。
何鳴元
石油化工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0年2月出生于上海
1961年畢業(yè)于華東紡織工學院(現東華大學)應用化學系,到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工作
1980年12月赴美國西北大學開展合作研究
1982年12月在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合作研究
1984年1月回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工作,歷任課題組長、基礎研究部主任、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等
2000年始兼任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上海市綠色化學與化工過程綠色化重點實驗室主任
● 現任上海市綠色化學與化工過程綠色化重點實驗室名譽主任
原標題:《84歲院士,每天上班!要讓苦水變“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