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的那些“泥”去哪了?看無錫的“智”理妙招
清淤撈藻
是削減太湖
內源污染的關鍵舉措
作為太湖治理的“主戰(zhàn)場”
無錫的清淤量占全省的70%
藍藻打撈量占全省的90%
如何妥善處置這些從湖體中“產”出的大量淤泥和藻泥,已成為當前治太的重要制約瓶頸。去年,無錫市“太湖之光”科技攻關計劃發(fā)布了“兩泥”資源化領域的“揭榜掛帥”項目,最終3家牽頭單位上榜。
采訪中,攻關人員紛紛感嘆:要為“兩泥”謀出路,關鍵還是要找到一條商品化、產品化的市場路徑。
01
太湖里的淤泥藻泥去哪了?
2022年,新一輪太湖生態(tài)清淤啟動實施,計劃用9年時間清淤3456萬立方米,其中“十四五”期間完成不少于1352萬立方米。此輪清淤投資約66億元,最大的現實困境在于淤泥出路問題。
業(yè)內人士介紹,淤泥經過干化處理后,傳統的消納路徑主要包括礦山宕口生態(tài)修復、低洼圩區(qū)填高等,但受空間資源、地理條件限制,目前已無法滿足淤泥處置需要。眼下,我市正加快實施太湖梅梁湖東岸、宜興湖西沿岸2個湖濱濕地帶試點,力求通過濕地建設,為淤泥消納拓展空間。
▲規(guī)劃效果圖
梅梁湖東岸水域太湖清淤固淤濕地帶試點工程施工現場,兩艘作業(yè)船正在忙碌。“駁船將含水率不超50%的淤泥固化土運至此處構建濕地,長約1.75公里、寬100米。”市環(huán)保集團工作人員蔣俊介紹,濕地帶以種植沉水植物苦草為主,整個工程可消納固化淤泥約20萬方。
面對龐大的清淤量,這一數字顯然是“杯水車薪”。試點工作之外,無錫亟須找到環(huán)?煽坑志哂写笠(guī)模處置能力的淤泥資源化綜合利用技術。
藻泥的處置面臨同樣的境地。“這兩年,隨著太湖水質轉好,藍藻的身影越來越少,但往年高峰期,無錫每天產生的含水率85%—90%的藻泥可達1500噸。”江南大學環(huán)境與生態(tài)學院副教授張增帥告訴記者,目前藻泥的處置以干化焚燒和發(fā)酵堆肥等方式為主,這些工藝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實現藍藻的減量化,但存在處理成本高、附加值偏低,以及產生溫室氣體等問題,迫切需要開發(fā)綠色、節(jié)約的藻泥無害化處置及高值資源化利用的新工藝、新方法。
02
“兩泥”處置“變”成啥了?
“掛”出難題,“懸賞”解決。
在“兩泥”資源化領域的科技攻關項目上,3家單位成功“揭榜掛帥”。其中兩家致力于將淤泥“變廢為寶”,一家專注于藻泥的全量、高值資源化研究。
走進江蘇豐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全軍指著辦公區(qū)門口一條平整干凈的小道說:“這是淤泥無害化處理后鋪出來的。”他拿起錘子敲了兩下,發(fā)出了如擊打在金屬上的清脆聲,“說明強度高”,他補充道。接著,來到門口另一側,一條五彩斑斕的透水混凝土路面映入眼簾,下面鋪設的基層也正是淤泥。
“我們的技術可直接對疏浚淤泥開展無害化及硬化降塑處理,得到淤泥利用率高且強度、耐久性符合規(guī)范的資源化產品。”據介紹,10萬立方米的疏浚淤泥可制備8000萬塊標準磚,或鋪設17公里長、12米寬的道路路基,或鋪設53.8公里長、平均寬度10米的生態(tài)護坡,每款產品的淤泥利用率達60%以上。
在江蘇東方生態(tài)清淤工程有限公司,淤泥經高壓機械脫水固化后煉制成的免燒陶粒,相比傳統頁巖陶粒生產過程,可大幅減少碳排放量。
“我們正積極拓展陶粒的使用場景,使它產生高附加值。”相關人員顧曉慧說,公司在胡埭振胡路大修項目和隱秀路人非混行道改造中均選取了試驗段,用陶粒替換碎石或與碎石配比,相關檢測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
“在園林綠化中,我們還用陶粒代替礫石、碎石作為覆蓋物,以及與土壤混合使用后作為栽植土基質。”她向記者展示被制成各種顏色的陶粒。
“這些反應器能提取藻泥中的有機質”“這個實驗室主要用于微生物的篩選”“恒溫恒濕培養(yǎng)箱里孵化的這些是黑水虻”……
在江南大學東氿校區(qū),張增帥領著記者一路參觀。其所在的低碳環(huán)境技術研究團隊與江蘇金山環(huán)境科學技術研究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共同攻堅藻泥的資源高值化利用。
他介紹,這項研究打通了藻泥通過厭氧發(fā)酵轉化為乙酸為主的生物脫氮碳源和通過黑水虻轉化為蟲源蛋白飼料的兩條高值化路徑,殘液殘渣還能深度利用制備生物炭基肥。經測算,1噸含水率90%的藻泥可轉化成80—120公斤碳源產品、20—25公斤蛋白飼料和10—15公斤炭基肥。“可以說,實現了藻泥的全鏈條高值化處置新途徑。”
03
“變廢為寶”后市場在何方?
采訪中,研發(fā)人員均表示,太湖淤泥藻泥“化害為利”,除了攻克相關技術,最關鍵的還是要算好一筆“經濟賬”,加快推進“兩泥”處置產品的市場化,從根本上解決出路問題。
在金山環(huán)境,由藻泥轉化而來的碳源已申請商標銷售。公司副總潘亞斌說,添加碳源是污水處理廠實現高效脫氮的主要手段,占噸水處理成本的30%以上,因此碳源對污水廠來說很“搶手”,公司“京山碳”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36.5%。
走進公司位于太湖邊的藻泥處置基地,只見大棚里種植的藍莓、紅美人等果木長勢良好,使用的炭基肥正是藻泥“變”來的,每噸售價可達2500元。而蛋白飼料方面,目前我國八成以上原料依賴進口,市場上每噸1.5萬元。
張增帥表示,在藻泥細胞高效破壁、提高碳源和蟲源蛋白轉化效率等關鍵技術突破的基礎上,項目擬建立日處理藻泥不低于200噸的產業(yè)示范線,并實現每噸處理費用低于500元。如果將研發(fā)的整套工藝推廣應用到太湖無錫水域藍藻的處置,按2021年峰值日打撈量1000噸、年打撈100天、焚燒處置費用每噸1200元算,僅每年藻泥處理費將減少7000萬元。低成本處置的同時,獲得的高值產品也將帶來每年約1000萬元收益。
相較而言,研發(fā)人員認為雖然淤泥的資源化利用市場不小,產業(yè)前景很廣,但發(fā)展之路“走”起來卻有些難。
業(yè)內人士指出,全國每年產生大量的疏浚淤泥,光太湖底泥一年就要疏浚幾百萬立方米,但我國對淤泥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的法規(guī)和政策尚不完善。“現在很多企業(yè)都在研究把淤泥做成各類生態(tài)建材,但產品沒有統一的標準,市場接受起來就有難度,加上受到房地產市場等因素的影響,產品需求也不穩(wěn)定。”
顧曉慧表示,太湖淤泥制備免燒陶粒的成本相對較高,要進一步降低處置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她透露,眼下公司已設計出年產6萬立方米陶粒的生產線,每天可處置100—150立方米淤泥,預計年底完成建設及調試工作。
“我們的淤泥處理費用要比現有制磚成本低30%。”令陳全軍苦惱的是,通過小試、中試的淤泥資源化利用技術現在還難以形成規(guī);瘧。公司打算將壓制磚、灰土、生態(tài)護坡等不同的淤泥資源化產品組合成示范工程,為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做點貢獻。“希望政府能和企業(yè)一起,把這項新技術真正推廣成生產力。”
來源:無錫日報
記者:陳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