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個駕駛員,連人帶車都被沖走了!”山東淄博市民拍攝現(xiàn)場視頻,提醒發(fā)大水時,千萬不要在積水中行走、騎車。7月5日,淄博市博山區(qū)因強降雨導致突發(fā)大水,疑似一名外賣員在急流中被卷走。
7月7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lián)系淄博市博山區(qū)消防救援大隊,消防員提醒,暴雨天騎兩輪車注意避險,深積水別盲目通行。
>>>著急使不上勁
“他秒被沖走,再往下2米多就是排水口”
7月7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lián)系視頻發(fā)布者,并加入其粉絲群。
這位市民從樓上拍攝的現(xiàn)場視頻顯示,駕駛兩輪車戴頭盔車男子發(fā)生側翻,跌倒在積水中,其并未留意附近的車輛和護欄,在激流中打轉失去平衡,被沖出數(shù)十米后一度起身試圖尋找被沖走的車輛。

駕駛兩輪車戴頭盔車男子發(fā)生側翻


摩托車連人帶車被激流沖走
這位市民大聲急迫地呼喊,提醒男子前方威脅——“哎呀,他被沖走了!哎呀,有個人被沖走了!哎,別上那邊!別上那邊!”
“我在樓上看到,他秒被沖走,再往下面2米多地方是排水口,口蓖子已經(jīng)被沖出兩節(jié),一旦掉進去,無法逃生,如果能避開排水口,可能還安全些。”
這位市民表示,當時情況十分危急,“下面就是孝婦河。我們樓下水很大,水位很高,有車輛都被沖走,何況是人和摩托車。”
該市民澄清自己并非只看不救,“事發(fā)后,我第一時間聯(lián)系了消防救援,水小一些以后,順著路下去找了,但是人和車都沒有找到,希望他安全無事。”
有網(wǎng)友力挺這位市民,“女博主是真心著急,使不上勁,一聽這呼救的聲音,就知道女博主是個善良的人。”

視頻顯示,當天雨勢很大
>>>遇暴雨靠邊停
積水中騎車很危險,不到100米就進水口
“積水里失去平衡,就算只是過膝的水深也很要命。他反應太慢,應該趕緊抓住護欄,就不會被沖走。”
有知情網(wǎng)友表示,在積水中騎車很危險,因為下面不到100米就是孝婦河的進水口。“附近遇到下水道,或者說有排入大河道的河道口,因為有的井蓋都被沖走了,掉下去,如果往里吸就危險了。”
“積水卷起的是泥沙,糊住口鼻眼耳,人就不行了。”網(wǎng)友表示,大家都應該有安全意識,“遇到大雨就靠邊停一下,別老是說有急事,安全是第一位的。”
有市民提醒市政部門重視,“為什么每年下大雨,這個地方都會這樣?”
7月7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lián)系淄博一位市民證實,“前天(7月5日)下了暴雨。”記者了解到,當日淄博局部地區(qū)出現(xiàn)8~9級雷暴大風,短時降雨量集中,導致多處積水,其中就包括瓏山路等路段發(fā)生內(nèi)澇。
前述市民感嘆,在暴雨面前,人顯得如此渺小,“所以下雨天不了解地下什么情況,不能亂走。下雨天盡量不要出門,預防安全隱患。暴雨積水不要輕視,安全第一,希望車里面配備救生衣、救生圈,保平安,寧可不用,但不要不備。”
>>>消防救援大隊
低洼地段最深最急,不扶住根本就站不住
7月7日上午,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lián)系淄博市博山區(qū)消防救援大隊,現(xiàn)場出警的消防隊員證實,截至目前沒有發(fā)現(xiàn)有人員傷亡。
“我們第一個接警,是當晚8點左右,我們接到的只知道是有人被困雨水中。當天我們一共出了20多個警,光是在張博路(張店到博山)跟瓏山路口附近就有3個警,沿路疏散了很多人。我們?nèi)ツ莻地方救援,沒有看到所說的快遞小哥。”
消防隊員告訴記者,這個路口位于博山新客運站下面,“那個路口是水最深的地方,緊挨著就是孝婦河,那里最急的地方,水深到人的大腿,甚至到腰部,因為那里從3面都是下坡方向,那里屬于博山區(qū)地勢的低洼地段。”
“如果騎兩輪車的話,水的沖擊力量很大。當時我們救援時,我從消防車一下車,只要不扶住,根本就站不住,你想那么大的水量,騎著車的話本來就不太穩(wěn),當晚我們也救了兩個騎電動車的小孩,孩子被沖倒卡在車底,也是站不起來。”
消防隊員表示,持續(xù)強降雨積水,“暴雨從7月5號下午開始下,到下午五六點就比較大了,一直持續(xù)到6號的凌晨才停。”
>>>內(nèi)澇避險提醒
駕車者別盲目通行,積水加深要及時逃生
面對暴雨積水如何避險?消防隊員告訴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立交橋洞、地鐵、地下人行通道、地下商場、地下車庫等,是內(nèi)澇的高發(fā)地,突發(fā)暴雨時,這些地方不宜久留。
首先是避難到高處。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大樹、高墻做暫時避險,等候救援人員營救,切勿游泳轉移。
其次是遠離漩渦,不要在有積水的道路上行走。注意路邊防汛安全警示標識,不要靠近有漩渦的地方,防止跌入缺失井蓋的深井、地坑等危險區(qū)域。
“還有一個是遠離用電設備,避免因設備漏電引發(fā)危險。如果遇到斷裂的電線搭在地上的積水中,要迅速遠離。”
另外,提醒駕車者,如果水深未知路段,應下車探索繞行,不可盲目強行通行。積水如果進一步加深要及時逃生。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李華 編輯 董琳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3971894042888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