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安亭污水廠三期試生產,日處理污水5萬噸
來源: 周到上海
昨天(1月13日),記者從嘉定區(qū)安亭污水處理廠了解到,作為市、區(qū)兩級重大工程和環(huán)保類重大項目的安亭污水處理廠三期擴建工程,在去年底前完成了全部生產設施建設,并通過出水水質的測試。新年伊始,這座下沉式污水處理廠開始進入試生產階段。目前,污水的日處理能力達到5萬立方米,出水水質已達一級A+標準。
走進安亭污水處理廠三期的臨時控制中心,工作人員正緊盯屏幕,關注著整個生產環(huán)節(jié)的各項情況。安亭污水處理廠三期項目聯調聯試負責人朱曉君介紹,總控制界面上包含從進水到出水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點開子項目后,還可顯示每道工藝更為詳細的數據指標,生產流程已實現一屏掌控。
“比方說點開生化池子類,就可以看到設備現在運行的實時參數。各個區(qū)域不同點位的溶解氧、污泥濃度等指標,都能隨時掌握。”朱曉君表示。
在總控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三期項目的整個污水處理有預處理和生物處理兩個環(huán)節(jié)。污水在進入工廠后,首先經過粗、細兩道格柵,以及曝氣、沉沙池和粗沉池,將污水中的泥沙、懸浮物等雜質去除,完成預處理。在生物處理環(huán)節(jié),通過微生物降解總氮、總磷等有害物質,以及MBR膜生物反應,分離出清水和污泥。最后經過次氯酸消毒后,就可實現出水的達標排放。
朱曉君在出水口接了一杯水向記者介紹:“進水水體是發(fā)黑發(fā)臭的,而出水清澈透明。檢測數據顯示,現在總氮含量在10毫克/升以下,氨氮含量在0.1毫克/升左右,總磷含量在0.1毫克/升左右,也就是說已經比一般河道水質還好。”
據了解,工廠在設計時就已開始搭建智慧水務的智慧生產+智慧管理平臺。全部完工后,在全過程數字可視化管理的基礎上,還將實現生產工藝的全自動智能控制。
“由設備自動監(jiān)測、自動發(fā)現問題、自動提前干預調整工藝,不僅讓生產工藝更加精準,還能進一步降低能耗。”朱曉君說。
安亭污水處理廠三期整體為下沉式結構,生產過程全部在地下完成,遠期污水的日處理能力可達10萬噸,可覆蓋安亭全域及南翔的部分區(qū)域。此外,工廠的地面還將建設一座生態(tài)公園,計劃在春節(jié)后啟動建設,預計6月完成。
來源:上海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