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來論: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將釋放更多紅利

垃圾清運車車尾與社區(qū)清潔站的垃圾壓縮存儲機直接對接,司機只需摁一下開關,垃圾的吐出與接收便在5分鐘內全程無泄漏、無滲液地全部完成;垃圾處理的終端——再生能源發(fā)電廠不僅廠區(qū)綠樹成蔭、無煙無塵,基于對排放水平的信任,垃圾焚燒煙筒邊更是設立了觀光平臺和咖啡廳......解決好垃圾處理問題對城市宜居至關重要。處理好規(guī)模龐大的城市生活垃圾,不斷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也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題中應有之義。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一方面,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能力持續(xù)增長,隨之消費規(guī)模和生活垃圾的產出量也顯著增加;另一方面,對美好生活環(huán)境的需求和追求日漸深入人心,這也對城市打造優(yōu)美整潔宜居的環(huán)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四五”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guī)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全國城市新增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20萬噸/日,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能力3000萬噸/年,改造存量生活垃圾處理設施500個。由此可見,焚燒處理正成為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主力軍”。
生活垃圾實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離不開技術的發(fā)展與觀念的與時俱進。從垃圾壓縮存儲機設備升級讓清潔站成為密閉壓縮式清潔站,到垃圾清運車配裝稱重裝置和攝像頭,可以全程記錄垃圾收集、運輸情況;從燃燒爐爐內溫度可高達1000攝氏度,確保所有其他垃圾都能充分燃燒,從源頭減少二噁英的產生,到垃圾焚燒發(fā)電廠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加入;從十幾年前不少城市嘗試推廣垃圾焚燒模式卻處處受阻,到今天垃圾焚燒的再生能源發(fā)電廠不僅綠樹成蔭,魚嬉淺塘,更主動打開大門邀請市民進廠參觀......雖然這樣的改變還沒有全國各地廣泛普及,但正是在越來越多的實踐檢驗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的共識得到凝聚,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的方向得到確認。
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已成為城市垃圾處理的主攻方向。查詢各省份的“十四五”規(guī)劃,加大處理設施投資力度、提升處理能力成為主流。然而,基礎設施建設具有公益性特征,天然存在周期長、回報慢等特點,這既需要各地政府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也需要參與企業(yè)秉持長期主義,發(fā)展共贏、可持續(xù)的長期運營模式。
生活垃圾處置是家家戶戶每日離不開的身邊事。每個人也要發(fā)揚主人翁精神,一方面堅持做好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不斷強化垃圾分類對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提升所作的貢獻;另一方面,對身邊垃圾清潔站、中轉站、垃圾焚燒站等處理設施、場所積極監(jiān)督,積極提出建議意見。
垃圾處理是每座城市和每個居民都規(guī)避不開的現實存在,正因此,也需要我們共同踐行綠色生活理念,讓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不斷提高,共同呵護美麗中國,共同建設美好宜居的生活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