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污泥處理事業(yè)開創(chuàng)25周年。當前疫情肆虐全球的情況下,為深入專注地總結回顧一下過去提供了可能,同時也有必要為未來發(fā)展道路修正一下方向。機械工業(yè)有機固廢生物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官網(www.owtr.org.cn)與公眾號(OWTR)同步推出“堆肥技術的昨天、今天、明天”專輯,共分八個系列:污泥工程經典案例系列、先進堆肥技術介紹系列、中國原創(chuàng)-SACT技術系列、堆肥“大腦”-工程設計系列、堆肥“骨骼”-設備與自控系列、“污泥去哪兒?”-污泥處置系列、“華山論劍”-有機固廢相關技術綜述系列、堆肥概念廠系列,預計推文合計60篇,歡迎關注及參與討論。
遵義市垃圾填埋場污泥/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
——中國最早的垃圾、污泥混合堆肥項目(2011)
遵義市垃圾填埋場污泥/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現場
(文章來源:王濤,胡春良,李亮,等.遵義市垃圾填埋場污泥/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設計[J].中國給水排水,2013,29(2):34-36.本文在原文基礎上略有改動。)
1. 項目概況
遵義市垃圾填埋場污泥/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項目建設單位為遵義市欣環(huán)垃圾處理有限責任公司;項目設計規(guī)模為20t/d(土建預留10t/d能力);工程地點在遵義市欣環(huán)垃圾處理廠內,利用原垃圾堆肥車間內空間改造,項目占地面積約1870m2(含預留區(qū))。
項目建設目的是解決遵義市高橋污水處理廠(3萬噸/日)污泥無害化、資源化問題。
項目采用傳統(tǒng)動態(tài)槽式堆肥工藝,由于是改造項目,受到空間和投資的限制,總體采用簡易機械化堆肥系統(tǒng)。堆肥產物作為復混肥料原料或者填埋場覆蓋土。
項目擁有三種運行模式:脫水污泥全輔混堆肥、垃圾堆肥和脫水污泥與有機垃圾混合堆肥,
3. 工藝設計
項目主要內容是對現有垃圾堆肥車間的改造,使之可以擔負物料接收、混料、布料、好氧發(fā)酵、出料等工藝功能,特別是可以獨立完成脫水污泥好氧堆肥過程。
(1)混料
污泥、粉碎廢煙葉分別由運輸車送至車間混料區(qū),在這一區(qū)域利用裝載機將兩種物料混合均勻。
(2)進出槽
含水率控制在60%左右的混合物料由裝載機進行布料,將混合后的物料布入發(fā)酵槽首,翻堆機由槽尾(出料端)向槽首(進料端)行走,物料從進料端向出料端翻拋移動,翻拋至槽尾的熟料落入槽尾部的出料區(qū),由裝載機出料。
(3)發(fā)酵
混合后的物料進入發(fā)酵槽開始高溫好氧發(fā)酵,采用鏈條式翻堆機每天翻堆1次,使物料充分混合并在翻堆過程中與空氣接觸得到充分供氧,同時污泥中的水分在高溫作用下大量蒸發(fā);發(fā)酵槽底部設置通風曝氣廊道(部分改造、部分利用原有設施),物料在槽內經過高溫好氧發(fā)酵之后含水率降至40%以下,發(fā)酵完成的熟料經肥料加工成有機肥或有機無機復混肥。
4. 設計特點與運行效果
4.1設計特點
(1)垃圾與污泥混合堆肥
垃圾中有機質相對較低而空隙率較高,脫水污泥有機質相對較高而空隙率低,兩種物料混合堆肥可以相互彌補各自的不足,成為更適合堆肥的混合物料。
(2)全輔混工藝
與全返混工藝對應,全輔混工藝在國外被廣泛采用,但國內受到輔料來源的限制一般較少采用。本項目為增加堆肥成品產量,部分采用全輔混模式運行,在混合物料含水率大于60%的情況下,仍取得良好的處理效果。
(3)靈活的運行模式帶來經濟效益
項目現有的兩座堆肥槽可以實現垃圾堆肥、污泥全輔混堆肥、垃圾與污泥混合堆肥等三種運行模式:在污泥肥料銷路良好的前提下采用污泥全輔混堆肥以增加產量提高經濟效益;在污泥肥料銷路受限的情況下與垃圾混合堆肥,即銷納部分垃圾,又減少輔料成本;在污泥產量不足的季節(jié)里,系統(tǒng)剩余能力用于垃圾處理,合理配置利用資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4)全新輔料的選擇
廢煙葉來源于遵義卷煙廠,并已經通過政府部門協調建立起穩(wěn)定供應渠道,原本需要填埋處理的廢煙葉發(fā)揮潛在的利用價值。通過實踐檢驗,良好的空隙率和理化特性非常適合作為污泥好氧堆肥輔料。
(5)傳統(tǒng)鏈條式翻堆設備的優(yōu)化
項目采用傳統(tǒng)動態(tài)槽式堆肥系統(tǒng)和鏈條式翻堆機配合,根據項目要求對于鏈條式翻堆機進行了優(yōu)化設計,主要體現在:
1)采用并列式翻堆組件,降低物料極滯阻力峰值50%,大大降低了翻堆機負荷,提高了使用壽命;
2)增加翻堆機構單向支撐組件,提高了翻堆部件的可靠性;
3)增加了翻堆齒耙的數量,提高效率,減輕極限負荷;
4)優(yōu)化了翻堆齒耙形狀和分布。
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翻堆電機負荷率始終保持在70%以下。
4.2運行效果
項目2011年12月5日進泥調試,由于成品作為肥料銷售,因此為提高產量采用全輔混方式運行,輔料采用粉碎后廢煙葉,經檢測物理指標如下:
物料種類:廢煙葉(破碎狀)
粒徑:小于5mm(粉末狀)
堆積密度: 0.26t/m3
含水率: 12.5%
表4.1 工藝混料實測參數(單槽)
1#發(fā)酵槽進料后次日溫度達到40℃,混料效果很好,物料狀態(tài)均勻。由于粉末狀煙葉的添加,完全解決了物料粘耙的問題,極大降低了翻堆難度,翻堆十分順利。
2011年11月9日,達到設計負荷:單倉進泥量10噸左右,工藝流程正常,發(fā)酵升溫正常,堆料升溫迅速,進倉后2天即可達到50℃左右,第3天可達55℃以上,發(fā)酵正狀態(tài)常。
2011年11月19日出料,含水率35%左右。在連續(xù)運行2周后,1#、2#發(fā)酵槽均達到設計指標,2011年12月11日通過驗收,進入正式運行狀態(tài)。
2012年2月,1#發(fā)酵倉開始處理分選有機垃圾,并且進行了有機垃圾替代廢煙葉與污泥混合堆肥實驗,取得良好效果,驗證了該項目堆肥系統(tǒng)對于污泥、垃圾以及混合物料堆肥的適用性。
5. 結語
遵義市垃圾填埋場污泥/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盡管規(guī)模較小,但在我國首次實現垃圾與污泥混合堆肥工業(yè)化應用。垃圾處理與污泥處理在國內多數城市分屬環(huán)衛(wèi)部門和排水部門管理,共同處理存在制度障礙。但這不能阻礙我們客觀看待污泥與垃圾混合堆肥的明顯優(yōu)勢:
技術方面,分選后的有機垃圾可以提供“骨架”維持物料空隙率指標,污泥提供有機質和水分,在合理的停留時間可以完成兩種混合物料的快速高效堆肥過程。
經濟方面,垃圾的引入避免了對輔料來源過渡依賴,降低成本,并且在資源化前景較好的前提下可以迅速轉為全輔混模式運行,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最后,在垃圾填埋進場有機質指標趨嚴的趨勢下,垃圾與污泥綜合處理項目的實施前景廣闊,污泥堆肥廠與垃圾填埋場合建更提供了一種優(yōu)化、互補、可行的選擇。
- 參考文獻 -
[1]機科發(fā)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遵義市垃圾填埋場污泥無害化處理工程初步設計[R].2011,9
[2]王濤.R-SACT生活垃圾與市政污泥混合堆肥技術[J].中國環(huán)保產業(yè).2010,2:32—34
[3]王濤.城市垃圾與生活污泥混合堆肥實驗研究[J].中國市政工程.2006,3:88—90
[4]王濤等.唐山西郊污水處理二廠污泥堆肥工程實踐[J].中國給水排水.2009,7:32—34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給水排水》”的所有作品,版權歸《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給水排水》)”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僅供分享不作商業(yè)用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原版權所有者不同意轉載,請聯系我們(022-27835520),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