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99精品国产_精品国产高清免费_欧美日韩亚洲精品中文专区_亚洲美女视频免费爽

2019年污泥處理與資源利用國際高峰論壇 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污泥處理和利用標準工作組會議 來源:《中國給水排水》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yè)資訊 » 水業(yè)新聞 » 正文

同樣遭遇最強暴雨,這個首都卻把“暴雨管理”打造成了城市品牌 資金來自水費提價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6-07-22  瀏覽次數:97
核心提示:同樣遭遇最強暴雨,這個首都卻把“暴雨管理”打造成了城市品牌
青島歐仁環(huán)境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污泥處理與資源利用國際高峰論壇 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污泥處理和利用標準工作組會議 來源:《中國給水排水》

同樣遭遇最強暴雨,這個首都卻把“暴雨管理”打造成了城市品牌

時間:2016-07-21

來源:南方周末

作者:董彩霞、王倩、 何海寧

 

  當地時間2016年7月11日,經過一年半的修繕,哥本哈根的圣•安娜廣場重新向公眾開放了。

  圣•安娜廣場是丹麥首都的著名地標之一,廣場狹長,一直延至新港。如今擴寬了街心公園,安置了休閑設施和兒童游樂場。但不惹人注意的變化細節(jié)是,兩旁新栽的樹間,每塊綠地都呈下凹式;路面用花崗巖石塊或厚木板鋪成,耐用、美觀,更重要的是:滲水。

圣·安娜廣場的一處下凹式綠地,下雨時起到蓄積雨水的作用。董彩霞攝

  這是目前哥本哈根正在建設的氣候適應型項目之一:一遇暴雨,下凹式綠地便起到存儲雨水作用,雨水通過綠地下面的管道,一直流到海里。按設計,這個項目可抵御百年一遇的暴雨,總投資額為7億丹麥克朗(約6.9億人民幣。匯率大致相同,下文不再換算)。

  這僅是這座海港城市龐大規(guī)劃中的一角。2011年,哥本哈根出臺氣候適應規(guī)劃(Copenhagen Climate Adaption Plan),2012年,又出臺暴雨管理規(guī)劃(Cloudburst Management Plan 2012)。根據市政府去年底消息,300個相關項目又得到了批準,將在未來20年-30年內完成。

  按此宏大藍圖,哥本哈根未來將能抵御百年一遇的暴雨。而這一宏愿,恰恰來自5年前的一場史無前例的暴雨。

  社會大討論

  時鐘撥回到2011年。當年7月2日,哥本哈根遭受了史上罕見的暴雨襲擊,不到3小時,市區(qū)降水量就達到了150毫米,這相當于哥本哈根兩個月的平均降水量。盡管沒有因此造成人員傷亡,但這次暴雨是丹麥自1872年建立氣象學院以來有記錄的最大一次暴雨。

  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間,哥本哈根經歷了三次暴雨。2009年,舉世矚目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第15次會議在哥本哈根召開,很多科學家就已預計未來100年間,氣候變化將導致更多的夏季暴雨等極端現象。正如一個丹麥工程師所說:“不用再問氣候變化何時才來,它已經到了。”

  這類發(fā)生在城市里的極端天氣,中國人已不陌生。2012年7月21日,北京亦遭到了61年來最強暴雨及洪澇災害,79人因此喪生。城市內澇成了揮之不去的城市病。而2016年,異常的大暴雨再次考驗中國各大城市。

  熟悉的場景在哥本哈根上演。公共交通中斷、電視中斷、電話中斷、下水道中都是死老鼠、空中泛著濕氣和霉氣、垃圾無法處理、救護車和救火車難以抵達目的地。哥本哈根的一家大醫(yī)院里的設備浸了水,不得不讓急診室的病人回家……

  2012年,丹麥國家電視臺第二頻道援引保險公司消息稱,此次暴雨造成的財產損失達到了48.8億丹麥克朗。丹麥保險公司組織“保險和養(yǎng)老金”副主任托本•W•伽內說:“保險業(yè)當然要承擔自己的責任,但我們必須一起面對挑戰(zhàn),盡快地制定全國性的氣候措施……”

  這迅速演化為一場全社會的大討論。最強暴雨的兩個月后,丹麥環(huán)保部自然署氣候適應研究中心邀請了首都大區(qū)的市政委員會,召開研討會,介紹氣候適應措施,交流對這次暴雨的看法。類似的研討會相繼在丹麥其他大區(qū)陸續(xù)召開,如哥本哈根市能源處的“暴雨——我們怎么辦”會議,丹麥工程師協會的“以藍色-綠色措施來處理城市雨水”會議。

  次年,國會舉行了如何應對未來暴雨的討論,政界、企業(yè)界、保險業(yè)及建筑業(yè)的代表到會,環(huán)保部長和哥本哈根市長分別做了發(fā)言。從2011年秋至2012年夏,類似的會議在丹麥全國各個階層都相繼召開。

  而在2012年預算上,哥本哈根開始砸下重金。除了執(zhí)行業(yè)已開始的氣候適應規(guī)劃之外,哥本哈根市政委員會對應對暴雨做了1億丹麥克朗的專項撥款。同時,國會從當年預算中撥出1080萬丹麥克朗,組織了一個專門的氣候適應行動委員會,幫助市政府制定規(guī)劃。氣候適應行動委員會在行政上隸屬環(huán)保部自然署,第一項工作即是制作丹麥未來氣候變化風險的數據模型,并提出對策。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哥本哈根市政府于2012年頒布了一項暴雨管理計劃。這項計劃跨度為20年。

  哥本哈根市政府的官方網站上每天都向大家通報各類消息,并征求民眾意見。有時遇到新的市政項目,如修新街心公園或是小區(qū)改造,市政府便在網上發(fā)通知,邀請大家前去市政廳觀看規(guī)劃,和市政府官員、設計師當場交流。這種做法有利于集思廣益,幫助設計師形成方便公眾的設計方案。

  資金來自水費提價

  哥本哈根暴雨管理規(guī)劃的理念很簡單,即氣候適應并非壞事,雨水并不等于廢水。通過雨污分流,不僅可以利用雨水,還省去大量鋪設地下管網的費用。據哥本哈根市的計算,若是用傳統的方法,即拓展地下管網,將需要比暴雨管理計劃更多的資金。

  這一規(guī)劃是2011年氣候適應規(guī)劃的延伸,它的特點是將哥本哈根市內各區(qū)域按未來洪災風險程度進行劃分,并提出對應步驟和實施計劃。

  市政府首先對整個哥本哈根大區(qū)做了洪澇風險調查,依據數據分析制成地圖,作為前期規(guī)劃的重要依據。市政府技術與環(huán)境署將從2016年起,每年根據4個標準確定哪個新項目上馬。這4個標準是:暴雨的風險程度、項目的難易程度、新項目與其他城市發(fā)展項目是否有連帶關系、新項目是否可以幫助改變某一地帶的整體面貌。按目前的預計,每年將上馬15個新項目。

  具體做法是將雨水的地上處理和地下處理結合起來。市政府計劃了4大項工程,即沿洪水易經線路,鋪設管道將水導入湖中或港口;道路沿途建蓄雨池;利用公園或人工湖蓄積大量雨水;街面設綠地吸收部分滲水。工程將耗時7年-9年,目前第一個項目已經開工。

  暴雨管理規(guī)劃所提出的治理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恢復了城市現代化前雨水自然循環(huán)的規(guī)律,不同的是它加強了水的地面利用,可以較容易地找出問題點,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減少洪澇帶來的損失。

正在修繕的路面,等待鋪上透水的磚。董彩霞攝

  例如,雨水的地上處理意味著幾乎所有街道都要具有滲水功能。街道將按其各自的特點,分成不同類別:除了保留機動車道仍用瀝青路外,根據需要,專門建立一批具有蓄水功能的街面或建筑物之間的水池;挖低現有人工湖,增大其存水量;人行道和街角地帶去掉瀝青,改為石板和石塊混鋪。

  這一龐大規(guī)劃的資金主要來自水費中的廢水處理提價。有些項目位于私人占地,市政府則建立公私合作項目,圣•安娜廣場就屬于此類。

  從社會經濟效益來講,按哥本哈根市政府2015年11月的估算,未來75年間,對于一個擁有170平方米房產的哥本哈根家庭來說,每年最多多交1375丹麥克朗的水費。市政府特別強調,若不采取措施,按照保守計算,哥本哈根將在下一個百年之內付出160億至180億丹麥克朗的損失。2011年-2013年的哥本哈根暴雨損失就達到了60億-90億丹麥克朗。

  從制定到執(zhí)行哥本哈根暴雨管理規(guī)劃,這個國家有一個很強的傳統優(yōu)勢,即跨部門、跨行業(yè)及公私間的協作。治理洪災,看上去只與水務部門、廢水處理部門相關,但它實際上涉及道路、水務、公園、環(huán)保等多個政府部門。

  將暴雨管理做成城市品牌

  2014年,哥本哈根市被歐盟評為“歐洲綠色首都”。實際上,哥本哈根已在利用氣候適應和暴雨管理來打造城市品牌。

  近兩年來,哥本哈根的暴雨管理規(guī)劃在國際上引起了廣泛關注。歐盟最近在其官方網站上,詳細介紹了哥本哈根這一規(guī)劃;美國紐約與哥本哈根于2015年下半年簽訂了氣候適應協議;比利時第二大城市安特衛(wèi)普2016年4月派代表團,到哥本哈根學習暴雨管理經驗;英國伯明翰市尤其注意丹麥跨部門、跨行業(yè)及其公私間合作關系,認為這種多方合作關系對有效執(zhí)行任何已定方案起到了巨大作用。

  而合作精神也許就是丹麥人成功的密碼。以圣•安娜廣場項目為例,參與項目不光是哥本哈根市政府,還有皇家劇院、哥本哈根市政委員會、Realdania基金會和首都大區(qū)供給公司等。

  2016年7月11日,丹麥電視臺剛剛采訪了丹麥首都大區(qū)供給公司總裁拉斯•特克爾森,他說:“五年前的水災要是發(fā)生在今天,我們的對付能力已經提高了30%。”

  他提到,哥本哈根市政府已實現了第一步計劃,即改造現有的公園和操場,建設下凹式綠地來收集雨水。這是相對容易實現的目標,目前暴雨管理計劃進入了“困難模式”階段,即改造現有的地下管線,實現雨污分流。這樣暴雨來臨時,不會給下水道帶來過大壓力,造成污水泛濫。據拉斯•特克爾森預計,丹麥還要10年-12年才能達到預定目標。“到那時,再碰上2011年7月2日那樣的暴雨,我們就能避免其70%-80%的損失。”(撰稿 | 董彩霞 視覺 | 王倩 統籌 | 何海寧)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yè)網/>
</div>
<div   id= 
 
[ 行業(yè)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yè)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