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歸治水 三十而立——記浙江竟成環(huán)?萍加邢薰径麻L胡如意
個人研發(fā)項目多次獲國際專利、兩度榮獲英國年度工程師獎,還躋身“英國十大華人杰出青年”。溫州甌海小伙胡如意在短短6年內,實現(xiàn)了自己人生的華麗轉身。學業(yè)完成后,浙江省特聘研究員,立志為家鄉(xiāng)的“五水共治”及生態(tài)建設貢獻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智慧。
海外留學 每分每秒都珍惜
說起在英國留學獲得的成績和榮譽背后的動力,胡如意給出了一個最簡單的理由:希望有朝一日,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國家爭光,為家鄉(xiāng)建設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每次回國,胡如意的心里總會覺得特別踏實和高興,因為溫州有他溫暖的家,有他深愛和敬愛的家人、親戚、師長、朋友。更何況,如今在溫州他又創(chuàng)辦了竟成環(huán)?萍加邢薰。他多年來一直想為家鄉(xiāng)做點事情的夙愿,將通過這一渠道付諸現(xiàn)實。
今年32歲的胡如意,出國前就讀于中南大學制藥工程系,然而與許多大學生不同的是,畢業(yè)前的他并沒有為找工作而忙碌奔波。在他的心里,有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
“一直以來,我就非常希望能夠有朝一日,通過自己所學的知識,為國家多作點貢獻。記得我上大學的時候,很喜歡閱讀,大三那年,我一年就讀了好幾百本書。”胡如意說,“在獲取書本知識的同時,我也發(fā)現(xiàn),其實人和人的能力差不多,關鍵在于一個人的平臺有多大,也就是說,舞臺有多大,你的影響力就有多大。所以,我那時突然覺得,如果讀完大學,僅靠自己所學的這點知識要實現(xiàn)為國家做點貢獻的夢想,還相差甚遠。那時我希望,大學畢業(yè)后到國外去,學一些不一樣的思想,不一樣的理念,不一樣的做事方式,更好地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頂著大學畢業(yè)壓力,胡如意以優(yōu)異的成績獲得國際留學生獎學金,就讀英國拉夫堡大學制藥工程碩士。
“英國拉夫堡大學制藥工程碩士雖說學制只有一年,其實它濃縮了三年要學的東西,所以那時候我每天的生活過得非常忙碌而充實,白天基本在實驗室,晚上把所有的時間放在了圖書館。”胡如意一直有記錄時間的習慣,為了合理安排時間,他對每分每秒都做了認真細致的記錄。“因為總覺得時間過得快,所以我把每天每小時怎么用掉的,都記錄下來,一個星期都是一張A4紙記著,然后貼在墻上,一年下來,我整整記了52張。”說起自己這個特殊的習慣,胡如意笑了起來。
英國就業(yè) 學習水治理技術
然而,一年的碩士研究生生涯并不能滿足胡如意對知識的渴望,他認為真正的知識,不僅僅止于書本,更多的來源于生活。畢業(yè)后,他又把目光轉向在英國就業(yè)。然而一個外國人,在制度相對保守的英國就業(yè)談何容易。在制藥行業(yè)基本不招外國人的情況下,胡如意在水與石油行業(yè)打起了“擦邊球”,最終以良好的綜合素質,進入英國最大的水利公司———聯(lián)合公共事業(yè)公司,負責新技術開發(fā)和研究,專攻環(huán)保和可再生能源。盡管這與胡如意所學的專業(yè)八竿子打不著邊,但卻迎合了他“愛琢磨”的個性。
“對我來說,這是非常好的機會,也是我非常想做的一件事情。英國的水治理技術國際領先,通過自己參與研發(fā)學習,如果能夠把他們的經驗、技術、理念,引到國內來,我覺得這是再好不過了,這也與我出國留學的人生目標非常吻合。”胡如意說。
朝著既定的目標,胡如意很快完成了人生的轉型。隨后,他又投入他的科研項目。胡如意笑稱,這些年他在英國工作的情形,不在實驗室就在去實驗室的路上。
有志者事竟成。2007年以來,胡如意多次成功改進和研發(fā)出相關技術,獲得國際專利;2009年,由胡如意負責的污泥研發(fā)項目被英國技術戰(zhàn)略部評為A級;同年胡如意憑借不俗的成績,獲得英國年度水利工程師獎;2010年末,他被評為第二屆大本鐘之英國十大杰出華人青年;2011年,憑借在第二代生物能源上的研發(fā)成果,再次獲得英國年度水利工程師獎,他也是目前獲此殊榮的唯一一個外國人。
毅然回鄉(xiāng) 投身“五水共治”
當獲知溫州市出臺污泥焚燒塘河治理方案,遠在英國的胡如意再也坐不住了。2011年7月,胡如意回到家鄉(xiāng)溫州成立浙江竟成環(huán)?萍加邢薰,與相關部門成立溫州水環(huán)境研發(fā)中心,以自己的一技之長,為家鄉(xiāng)做實事。2012年4月,他回國出任浙江竟成環(huán)?萍加邢薰径麻L。2012年底,他獲浙江省特聘專家稱號,2013年又獲中國特聘專家稱號,是這次中組部“千人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中最年輕的一位。
“我們想通過對癥下藥,分段解決,主要看各段污染是什么,然后采取針對性的方法。我也希望通過國外學來的先進技術,使溫瑞塘河回歸我們小時候那條清澈的河流。”胡如意信心滿懷地說。近年來,他將自己和團隊發(fā)明的一種利用生物原理進行的分離增濃預處理技術——污泥反相分離應用于河道治理。該技術能將污泥的濃度提升到3倍以上,并顯著地改善污泥的流體性能,同時最大程度地降低對消化罐的容積要求,降低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并提高污泥厭氧消化處理效率。而且用該技術產生的上清液含有較高濃度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作為碳源用于污水生物除磷脫氮的的添加劑。該技術的進一步開發(fā)除了公司本身的科研投入,還分別獲得了Carbon trust(碳信托機構)、歐盟SUPRABIO科研項目的資助及歐盟End-of-Sludg科研項目的資助。
目前,胡如意的團隊負責溫州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一個塘河治理示范工程項目。“竟成環(huán)保”承諾6個月就能讓河水不再發(fā)臭發(fā)黑,兩年持續(xù)治理可使河水達到4級水標準。所有的治理費用由“竟成環(huán)保”預支,等到治理成效達到指定標準,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才支付全部費用。
4月初,胡如意將英國知名污水處理企業(yè)WPL公司引進落地溫州,攜手浙江竟成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在溫州合作成立公司,由“竟成環(huán)保”控股,引進國外技術生產污水處理設備。這樣設備成本將降低至英國原裝進口的40%。此外,“竟成環(huán)保”前期已與龍灣區(qū)、鹿城區(qū)展開合作洽談,計劃引進WPL原裝污水處理設備,在兩個區(qū)的3個村進行安裝試用,打造成示范項目。據溫州市水利局透露,這次胡如意與外國公司合作共治家鄉(xiāng)農村污水,是該市開展“五水共治”工作以來第一次與外國企業(yè)開展技術合作。胡如意雄心勃勃地說,國內的污水治理著重破壞后的修復工作,因此效果不是很理想。污水治理,要做到源頭治理和末端修復結合,短期治理和長期治理相結合,單一投入和綜合開發(fā)相結合。其中源頭治理是根本,目前城鎮(zhèn)污水集中處理已由政府部門負責,那么我們民企就將瞄準農村污水處理領域。
本報通訊員 黃松光 王進華 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