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中國給水排水戰(zhàn)略聯(lián)盟 (309位行業(yè)代表了)
中國給水排水戰(zhàn)略聯(lián)盟
回憶供水事業(yè)解放初期的四個第一——天津市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 沈大年
《給水排水》創(chuàng)刊五十周年紀念系列文章
——五十年崢嶸歲月
祝賀《給水排水》創(chuàng)刊五十周年
五十年來,《給水排水》刊物為我國促進給水排水事業(yè)發(fā)展發(fā)揮很大作用,廣為讀者歡迎與稱贊。為本刊物立下汗馬功勞的王揚祖先生是我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北京時的老朋友;章立德先生是我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西南給水排水院的老同事。二位都是搞供水情報的先驅。值此慶!督o水排水》創(chuàng)刊50周年之際,謹向他們老二位及忘年交小贠編輯等致敬。并!督o水排水》刊物繼續(xù)努力越辦越好再做貢獻。
回憶供水事業(yè)解放初期的四個第一
天津市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 沈大年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經過了十一個國民經濟“五年計劃”的大發(fā)展,迅速摘掉落后的帽子,一躍成為令全球矚目的發(fā)展國家。國民生產總值GDP躍居世界第二位。
“五年計劃”是從1954年開始的。其前奏是《經濟恢復》時期。在黨的自力更生方針指導引下,獲得解放的人民意氣風發(fā)斗志昂揚,各行各業(yè)都屢屢展現(xiàn)史無前例的新氣象,F(xiàn)將彼時切身經歷的開創(chuàng)城市供水新篇章事跡四則追憶如下:
一、避咸取淡工程
解放初期天津城市供水主要水源是海河。此水源受潮汐影響,每逢海水上溯至水廠取水口,河水受其影響變味,給用戶帶來喝咸水的煩惱。如水廠增添除咸工藝設施,需花費巨額投資和運行費用。為了盡少增加產水成本,采取因勢利導在取水點修建一巨型儲水池方案。河水不咸時把水儲存在池內。漲潮時停用有咸味河水,改為取用儲存于水池中的淡水。
結合當時供水量,儲水池容量定為36萬m3。建國初期鋼筋水泥等建材都奇缺,經反復研究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方法。大儲水池子以土堤圍筑。
那時根本沒有挖掘和運載土方的機器,7萬m3的筑堤用土全靠人推 “轱轆馬”一車一車運上堤來,再經壓道車,每30公分一層一層的碾壓,歷經一年有余終將200米見方、高出地面6米的大土池子屹立在西河取水口岸上。發(fā)揮避咸取淡避免喝咸水作用。使市民感到人民政府又為人民辦了一件好事。
嗣后、上海寶鋼用水和杭州、珠海城市供水,也都相繼采用此避咸取淡的方案,有效地解決水源受潮汐影響變咸問題。
二、水廠新型濾站
過濾是水廠凈化水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所用的濾池需要經常沖洗。沖洗時要啟閉分散設置的進水、出水、排水、反沖水4個閘門。每次啟閉閘門都需付出一定勞力。解放后第二年天津芥園水廠興建濾站時,參考國外先進技術大膽改革創(chuàng)新。將閘門啟閉由人工操作改為水力操作,將4個控制水力閘門啟閉的原件集中到一個操縱臺上,在臺上還配置過濾水頭損失器和濾后水真空取樣器。運行人員可以在操縱臺前,科學地確定沖洗周期,輕便地操縱濾池沖洗,和采取濾后水的水樣。使濾池運行全部實現(xiàn)集中控制。
該濾站建設伊始便獲得著名給水教授清華大學陶葆楷先生的青睞。多次親臨施工現(xiàn)場參觀指導。建成后立即派人來拍攝為教學電影。
首座全部集中控制的新型濾站運行后,廣為同行關注,來津參觀者贊口不絕。鄭州自來水公司吳建豪工程師(美國物理學會主席吳建雄的弟弟),更將全部施工圖紙索去,在該水司柿園水廠原樣翻建。
1990年中國水協(xié)科技委宋仁元主任和我,受聘為建設部評審鄭州水司晉升為二級企業(yè)專家組正、副組長時,曾到柿園水廠濾站。一時仿佛又回到我們芥園水廠。
借此機會,謹向當年具體指導我完成此“新型濾站”及上述“避咸取淡”工程設計和施工的恩師、原天津水司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劉茀祺先生表示衷心感謝和深切緬懷。
三、國人自行設計興建的城市供水工程
解放前所有大城市現(xiàn)代供水工程均系外國人設計興建的。如上海的是由英國和法國人所建,天津是英國的,青島是德國的等。解放后改變了往昔落后面貌,首項全部由國人自行設計和興建的成套城市供水工程設施,于1953年出現(xiàn)在河南省新鄉(xiāng)市。其過程是:
解放初期河南省曾一度一分為二。把其黃河以北部分劃出,另成立平原省。省會設于新鄉(xiāng)市。該市升格后需全面改造城市供水。時任平原省省長的吳德、原為天津市副市長,深悉天津解放后城市供水全面改造工程響譽同行,遂將新鄉(xiāng)市興建新型供水工程委托給天津。天津自來水公司接受此光榮任務后全力以赴。在劉茀祺總工程師率領下精心設計,認真施工,一套完善的供水系統(tǒng)順利投入運行。在徹底改變新鄉(xiāng)城市供水落后面貌的同時,也開創(chuàng)了城市成套供水工程由國人自行設計建設的先例。
四、第一所給水排水設計院
解放后大力發(fā)展經濟,首先認識到電力必須先行。繼而感到城市同樣重要,必須大力興建城市供水基礎設施,工程建設設計先行。面對國內沒有從事供水設計的單位,1954年建設部積極籌建給水排水設計院,設計人員自全國遴選,由中央組織部統(tǒng)調。鑒于解放后天津較早較好地完成城市供水改造,和主持過第一個由我國自行設計的新鄉(xiāng)城市供水工程,遂將天津自來水公司總工程師劉茀祺選定為設計院的核心——總工程師。我也有幸隨劉總調入全國首所給水排水設計院。并參加過初到北京時,由建設部萬里部長、周榮鑫副部長親自主持的歡迎宴,至今難以忘懷。
新組建的北京給水排水設計院除從全國調來一批優(yōu)秀技術人員外,還擁有7位蘇聯(lián)專家。承擔全國給排水設計重任。為適應形勢的發(fā)展,先后又在每個大區(qū)成立一個分院。即現(xiàn)今東北、西北、中南、西南等市政設計院的前身。
第一個給水排水設計院首任總工程師劉茀祺僅任職一年,54歲便英年早逝。繼任者是著名專家上海顧康樂先生。1960接替顧老的便是原院副總工程師后任西南分院總工程師的王業(yè)俊。因西南院總工程師位空缺調我前往填補了16年,至1976年我才離去,重返已離別了22年的天津自來水公司。
北京給水排水設計院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解散,人員被分散下放到河南、山西等地。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天津成立華北給水排水設計院時,下放到山西的原北京給水排水設計院的以王業(yè)俊總工程師為首的一批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又聚集到天津,繼續(xù)在改革開放中奉獻智慧和力量。
五、結束語
上述四件可載人史冊的事跡均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祝當代供水界精英們與時俱進,在建設美麗中國,實現(xiàn)“中國夢”的奮斗中再立新功。
《給水排水》雜志官方微信一直致力于為業(yè)內人士提供各種專業(yè)技術、資訊、要聞等內容,歡迎關注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