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昱 郭志強 查廣平 王彥斌
摘要:石油企業(yè)在生產作業(yè)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含油污泥,以長慶油田為例,每年含油污泥產生量約50萬噸,若這些廢棄污泥不進行合理處置,則極有可能污染生態(tài)環(huán)境,不滿足油田清潔文明生產的要求。本研究采用原位處理技術,成功研發(fā)出一種含油污泥無害化修復方法,為后續(xù)歷史油泥處置提供了有力保障。
關鍵詞:歷史油泥 原位處理 無害化處置
1 前言
近幾年,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各行各業(yè)對石油的需求不斷加大,而在石油開采等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含油污泥,主要來源于原油開采、地面集輸和煉油廠污水處理等環(huán)節(jié)。含油污泥進入土壤可能造成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尤其在油田區(qū)域問題更加突出。全球石油總產量每年達22億噸,其中百分之80產自陸地油田,因此解決油田區(qū)域土壤的石油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土壤污染防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1]。作為石油生產領域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內容,含油污泥的處置與應用是目前為止較難解決而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是制約油田發(fā)展的一大難題[2]。
2 含油污泥特性
含油污泥一般是由水包油(o、w)、油包水(w、o)以及懸浮固體組成的穩(wěn)定的懸浮乳狀液體系。含油污泥的具有較差的脫水效果,且污泥成分和物性受污水水質、處理工藝、加藥劑等因素影響,差異性大,處理難度高,含油量差別較大。部分具有回收再利用價值,且含油污泥含有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對環(huán)境具有放射性污染。
3含油污泥主要處理方法
目前,國內外含油污泥處理方法主要有:生物降解法,溶劑萃取法[3],焚燒法,洗滌法,填埋法,熱解[4]等方法。但以上油泥處理方案均存在運行費用高、工藝要求高、處理效果不佳等缺點。若想從根本上解決含油污泥的處置與應用問題,應開發(fā)適當的方法實現(xiàn)含油污泥的資源化與無害化利用,在解決環(huán)境污染問題的同時產生經濟效益。本文成功研究了一種含油污泥原位無害化修復方法,為后續(xù)含油污泥處置提供了有力保障。
4 含油污泥處理工藝研究
4.1試驗目的
試驗污泥無害化的實施效果。
4.2基礎數據
4.2.1修復劑:使用含油污泥專用修復劑。修復劑具有豐富空隙結構、較大比表面積以及眾多表面活性基團的活性炭的強親和力、吸附土壤中有機污染物,經晾曬(即:光催化)反應,當半導體材料吸收光能大于或等于半導體禁帶寬度時,電子由半導體的價帶躍遷到導帶上產生高活性電子e。修復劑用于油污泥的無害化處理,將污泥和修復劑經過充分攪拌混合,對有機污染物先通過物理吸附改變物理性質,降低污染物的移移擴散速度,再經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催化降解、光觸媒降解)裂解污染物的分子鍵,有機酸和鹽,最終生成碳酸,即二氧化碳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