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生態(tài)講壇第20期】李圭白院士:研究超濾深度處理技術對飲用水安全保障意義重大 | ||||||||
文章來源: 武漢工商學院 更新時間:2018-04-17 | ||||||||
圖為李圭白院士 攝影:葛詩瑤 新聞中心訊(記者 藍靜 李洋洋)“使用適合于給水處理、能將水中包括病毒在內(nèi)的全部微生物去除的新一代超濾膜,可使水的生物安全性由相對安全向絕對安全實現(xiàn)一次飛躍和重大突破。”4月16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工商學院環(huán)境與生物學院院長李圭白為武漢工商學院環(huán)境與生物工程學院的師生做《試談深度處理與超濾歷史觀》主題講座時表示,研究超濾深度處理技術對飲用水生物安全性保障意義重大,必將引起城市飲水凈化工藝的重大變革。 中國工程院院士彭永臻,武漢工商學院校長張安富,黨委書記陳偉,環(huán)境與生物工程學院執(zhí)行院長楊昌柱,湖北君集水處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巴能軍等領導出席了講座,講座由張安富校長主持。
當前關于超濾是否隸屬于深度處理一直存在爭議:一種認為超濾和臭氧/活性炭一樣,都屬于深度處理;另一種則認為超濾不是深度處理。李圭白院士從歷史的角度進行考察分析得出,在對水中有機物的去除方面,臭氧/活性炭工藝相對于常規(guī)工藝有顯著提高,可視為在化學安全性方面的深度處理。而在對水中致病微生物的去除方面,超濾相對于常規(guī)工藝和臭氧/活性炭工藝有顯著提高,可視為在生物安全性方面的深度處理。 “在水的清澈透明和無可見異物方面,新一代超濾膜能使水的濁度降至0.02NTU;在水的無臭無味方面,臭氧/活性炭能做出重要貢獻;此外,超濾+低劑量消毒劑模式大大減少了消毒劑用量會顯著改善水的感官品質(zhì),以上均是優(yōu)質(zhì)飲用水所需要的。”李院士表示,城市生活飲用水的安全性有生物安全性和化學安全性兩方面,安全優(yōu)質(zhì)的飲用水應在生物安全性和化學安全性兩方面都得到保障就必須進行深度處理,在兩方面都獲得最優(yōu),并保證其具有清澈透明、無臭無味、無可見異物等品質(zhì)。
通過分析研究上海青浦第三水廠和山東東營南郊水廠二者在城市飲用水凈化技術方面的工藝模式,李院士發(fā)現(xiàn)超濾有一定去除有機污染物的作用,而臭氧/顆粒活性炭或預氧化與粉末活性炭聯(lián)用,也有一定去除致病微生物的作用。深度處理能減輕膜污染,而超濾能去除生物活性炭出水中的微生物,生物和化學兩方面的深度處理相互之間既不矛盾,并且還有一定的互補性。 “超濾為城市飲水凈化綠色工藝的發(fā)展奠定了技術基礎,新一代超濾膜可與臭氧/顆;钚蕴考夹g、強化混凝技術、吸附技術、生物技術、氣浮技術等進行組合、聯(lián)用,構(gòu)成綠色組合工藝去除水中有機污染物和全部微生物”,談及城市飲用水凈化工藝的未來發(fā)展方向,李院士表示以超濾為核心技術的綠色組合工藝,對天然水源水的天然屬性的影響和干擾最小,制出的水最適宜于人們飲用,更有利于人體健康,將之推廣將是具有重大意義的民生工程。
|
這場實踐課真高端 兩院士在污水處理廠與學生面對面 |
文章來源:本站 點擊數(shù):100 次 更新時間:2018-04-17 |
新聞中心訊(記者 藍靜 李洋洋)一邊是高達6、7米的大型污水處理樹脂罐,一邊是兩位院士和大學生面對面的深入交流,4月16日上午8:30,在武漢湯遜湖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至地表水Ⅲ類(湖庫)標準1.5萬噸/日示范工程”現(xiàn)場,中國“水界泰斗”、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圭白、彭永臻為武漢工商學院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大二的42名學生上了一場高端而又生動的社會實踐課。 ![]() 圖為李圭白院士在污水處理廠給學生們講解污水處理過程 攝影:熊名揚 該實驗工程的核心工藝“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應器及大孔脫氮樹脂深度處理”集成技術工藝由武漢工商學院和校企合作企業(yè)湖北君集水處理公司共同研發(fā),李圭白院士作為學校環(huán)生學院的院長和君集公司首席科學家、院士專家工作站的駐站院士,帶領學校和企業(yè)共建的技術團隊攻克城中湖污水處理技術難題,取得了顯著效果。
“你們看,黃色的污水怎么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變得更黑了”,在一個正在深度處理污水的蓄水池內(nèi),李圭白院士指著里面的黑水問。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有的說是活性炭溶解了,有的說是加了化學藥劑。聽了大家的討論,李院士耐心講解了“粉末活性炭+超濾膜”深度處理污水的工藝,讓同學們茅塞頓開。彭永臻院士在現(xiàn)場還鼓勵同學們在學習和研究的道路上勇攀高峰,爭取能夠在污水治理領域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
“兩位院士分別是學校環(huán)境與生物工程學院的院長和學校的客座教授,通過院士現(xiàn)場講解,一方面讓同學們對污水處理技術的實際應用有了直觀而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希望同學們能夠有更多機會一睹院士科學嚴謹?shù)拇蠹绎L范”,帶隊老師包靜玥介紹道。 “今天的實踐課很特別,在污水處理廠和院士近距離接觸、學習,激發(fā)了我們對技術應用、科學研究的強烈興趣”,學生周定威說道。
據(jù)悉,當天上午,武漢市水務局組織專家對 “湯遜湖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至地表水Ⅲ類(湖庫)標準1.5萬噸/日示范工程”進行鑒定,鑒定專家們一致肯定,該項目關鍵技術具有創(chuàng)新性,開發(fā)了一種水處理廠深度處理新的工藝技術,其成果國際領先。 當天下午,彭永臻院士和李圭白院士還分別為該校環(huán)生學院的師生做了題為《城市污水處理達一級A的工藝技術與案例分析》《試談深度處理與超濾歷史觀》的學術講座。
|